第25部分(第2/4 页)
是准备让她发现的。
“你居然看这种东西?”她说。
邓一群一笑,说:“这有什么。看一看,才知道古人是多么地开放。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这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方面。”
她翻看了好一会。他不再让她看,把她推倒在床上。她阻止他不要进一步动作,但他却并不听劝阻。推阻了两个时辰,她终于同意了。因为,她同意了他对自己过于保守的评价。
“你没有流血么。”他发现床单上干净得很。为什么?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并不踏实,他想她可能会生气。她不是林湄湄,不是王芳芳,更不是葛素芹。她是肖如玉。她是一个独立自主能力很强的现代城市青年女性。她并不过分对男性有什么依赖。他没有多少挑剔她的权利。果然她听了这话后,不是很高兴。他能感觉得到。她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抬起身子,朝身下看了看,说:“我不知道,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是否认为只有流血的才是处女?你是不是在怀疑我?”邓一群看见她这样说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笑意。她不知道他这是为了和她做爱,还是为了验明正身。邓一群笑了笑,赶紧说:“不。”并低头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第85节:第六章(15)
当她走了之后,他想:现代社会,像他这样的一个人,在这个城市,还能指望什么呢?骨子里,自己还是幼稚啊。他在认识上,还没有成熟。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是不会这样想的。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什么该死的处女。利益是最重要的。一旦有了利益以后,他还怕得不到什么女人吗?农民意识,并没有彻底从他意识的深处消失啊!即使她真的不是处女,又能怎样?他要的不是处女,要的是城市妻子。
他想:我还是要抓牢她。
邓一群再也没有提那件事,继续穷追猛打,努力讨肖如玉的喜欢。
肖如玉可能真的相信了他的真诚,就像一块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在他的热情里迅速融化。肖如玉本想再作一些矜持,她还想考验考验他,如果不合适,她会再重新作选择,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她过去一直想:到三十岁时再考虑找一个男人。她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很为她着急。他们不理解她。现在,正好遂了他们的心愿。
[37]
邓一群决定尽早地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对过去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这个小结就让他自己来主动完成。
而要完成这样的小结就要让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城市里生活,让邓一群有一种踏实感。这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邓一群自己怎么也没法解释这样的感觉。他生长在农村那么长的时间,而城市对他才是陌生的。但城市的陌生感和他回到家乡的陌生感是如此地对比鲜明。
葛素芹那天晚上来找邓一群的时候,肖如玉刚走。那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葛素芹刚下晚班。肖如玉问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他大概说了一下。她对农村没有什么印象,准确地说,她根本就不了解农村,她没有在乡下生活过一天。而这样的人,注定会用有色眼镜看农村。农村在她的印象里是与贫穷、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她用这样的眼光看也并不为过,邓一群想。十年前的农村就是这个样子,现在稍稍好了点,但变化也并不是特别地明显。像他这样,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人都不热爱农村,还能指望别人对农村有什么好感,那是不可能的。有一次,她也异想天开地对他说,她很喜爱农村,她幻想有一天能在农村盖一个房子,然后种点菜、种点花。邓一群听了就笑。她以为农村是什么?是一个世外桃源?
说到底,肖如玉对农村的想法和田小悦是基本一致的。他想。她们是一类人,尽管她们的经历并不完全相同,但她们同样不了解农村。
邓一群那天晚上对她说了很多动听的话,不断地说自己怎么怎么爱她。但她好像对他的话并不相信,问他爱她什么,他说是爱她的一切,他甚至说她是漂亮的。但她自己是清楚的,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漂亮的姑娘。美妙的言语让人动情,他们那天还双双说了自己的过去。“我过去连一次恋爱都没有谈过。”邓一群为了取悦她,这样说。肖如玉说:“不会吧。在学校也没有谈过?”邓一群想到了王芳芳。现在邓一群看出来了,王芳芳是个性格有点与众不同的姑娘。她过去爱过他吗?他想她爱他的时候应该是真心的,但她一旦离去的时候,就把什么都抛开了。尽管现在的邓一群自己对自己有一种满足感,但对她而言,她可能并不后悔,或者,她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后悔转化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