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你们的新书出炉,我注意到今年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也曾出版了《次贷危机》一书,并成为畅销书,近年来你们为什么要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危机”?
孙兆东:2007年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出现资金链问题开始,作为金融业内研究人员,我们就敏锐认识到这或许就是一场风暴的开始,于是我们跟踪研究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债,并总结了其危机成因和经验教训,今年三月的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出版社在全球首家推出了全面系统介绍美国《次贷危机》一书。
就在我们总结和评估“次贷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将会产生什么样影响时,我们又发现了越南,一个通货膨胀快速上涨的新兴市场,尤其是进入2008年5月,相继传来了越南金融市场波动的报道,于是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越南,跟踪报道,深入研究,并于近日形成了《越南“危机”》这本书。
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越南“危机”》,事实上,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由于开放的加快,危机出现的频率也在加快,从世界范围看,一定程度已经打破了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存在的密切关系。
从近期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认为有三点认识值得关注:首先,全球一体化是否导致了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1992年爆发了对冲基金阻击下的英镑危机,1994年12月爆发了“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导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到1998年发生了首先起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2002年阿根廷同样出现“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而爆发货币危机,2007年美国发生了又单一金融产品和其衍生产品爆发的次贷危机,2008年越南也出现了通货膨胀下的货币危机。其次,在全球经济处于波动阶段,国家金融安全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三是,思则有备,前车为鉴,应未雨筹缪,防患未然。
记者:您认为越南“危机”的成因是什么?
孙兆东:2008年初,我们的比邻越南,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越南从股票市场到外汇市场出现了大起大落,导致越南外汇储备不足以支付外债和外逃资本,本币(盾)急剧贬值,以致后来产生楼市大跌、股市腰斩、货币贬值、粮食抢购……最终导致了越南“危机”。
越南“危机”引发了人们一连串的思考:越南的通货膨胀“堰塞湖”是否由美国的次贷地震引发的?越南的货币“危机”是否会诱发新的亚洲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项目开放怎样防范游资和热钱的风险?高通货膨胀国家如何进行货币政策决策?越南“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
总括起来,越南的困惑在于: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缺陷;金融开放步伐过快;宏观调控处于被动;国际环境风云突变;热钱涌动来去无踪;而研究报告又暗藏玄机。
记者:您认为越南“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孙兆东:我们认为,此次越南“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有几点启示值得关注:一是应建立安全的金融防范体系;二是应加快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要建立战略联盟和储备体系;四是宏观调控要有预见性和提前量;五是必须警惕国际机构“话语权”。
记者:请再谈谈《越南“危机”》这本书写作过程和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孙兆东:应中国经济出版社之邀,我和张志前和涂俊两位博士共同把我们的研究成果编著成《越南“危机”》一书。该书为读者全景展示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越南“危机”的由来、越南面临的经济发展困惑、危机影响与走向、对中国的警示等等。此书还为读者揭秘了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解读了新兴市场开放的烦恼和应对的措施……。
我们认为,越南这场“危机”如同是这个国家通货膨胀的“堰塞湖”。通过对越南通货膨胀“堰塞湖”形成、发展、抢险、治理等方面生动讲述和专业解读,这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诊断了越南危机由来,披露了危机产生的根源与成因,从越南危机的深刻教训中,探索了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让读者在了解越南货币危机故事的过程中,把握政府宏观调控脉络,洞悉越南20年革新开放历程,为我们了解危机背后的秘密,并预知危机影响与走向提供了线索……。
通览全书,你会感觉到像越南“危机”这样的经济危机发生,有其相似之处:其一是各种糟糕的事情同时发生;其二是人们在惊恐和慌乱中采取的反常行动。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与个人,在危机中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