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随即被杀害。韩山童的起义虽然失败,却揭开反抗元朝统治的序幕。
元璋夜投红巾军
濠州投军: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幼年时曾经给别人放牛。后来发生旱灾,朱元璋走投无路,来到皇觉寺做了和尚。后因寺中也开始缺乏粮食,朱元璋被迫外出化缘,在全国云游了三年。公元1352年,郭子兴率众在濠州起义。朱元璋的旧友汤和在濠州起义军中,此时写信邀请他参加起义军。朱元璋本就有心投军,接信后连夜赶到濠州投靠郭子兴的红巾军。郭子兴因为惊奇朱元璋的长相,便将他留在了身边做了亲兵。由于朱元璋作战勇敢,并且精明能干,很快便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后来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被任命为副帅,实际掌握了这支红巾军。靠着这支队伍,朱元璋最终建立了明朝。
友谅大军丧鄱阳
鄱阳湖大战: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年轻时陈友谅曾担任过县吏,后来投奔了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后来陈友谅成为了天完红巾军的首领,又自立为帝,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一心想吞并朱元璋的势力。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军队,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但由于陈友谅围攻洪都城数月不下,朱元璋趁机调动二十万军队回防。陈友谅想在鄱阳湖利用水军的优势消灭朱元璋,便将军队撤入鄱阳湖。朱元璋趁机命令士卒将封锁鄱阳湖。起初双方激战三日,皆是损失惨重,朱元璋在战斗中还险些被汉军俘虏。朱元璋的军队少于陈友谅,无法与其长期拼杀,便改用火攻。明军使用小舟满载火药芦苇偷袭汉军船队,结果将汉军数百艘战船点燃,致使汉军大败,陈友谅也在乱军中被弓箭射死。
胡蓝两案功臣尽
尽屠功臣: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因为害怕开国功臣篡权,寻找借口先后处死了大量的开国功臣。公元1377年,丞相胡惟庸因专权营党,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公元1387年,太师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因与胡惟庸牵连被处死。此案先后株连了三万多人。朱元璋还命人写了一本名叫《昭示奸党录》的书记录胡惟庸等人的罪行,并将之颁布天下,借之以昭告他们的罪状。公元1393年,锦衣卫告发梁国公蓝玉谋反。朱元璋将蓝玉抓进监狱,严刑逼供,又根据蓝玉的供词株杀文武官员两万多人。此次朱元璋又命人写了一本名叫《逆臣录》书向天下人宣告蓝玉等人的罪行。其中尽管有一些人确有真凭实据,但更多的人是被无辜株连而死。经过胡惟庸和蓝玉两件大案,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都被朱元璋杀尽。
靖难一役棣成皇
靖难之役:
建文帝名叫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因为太子、嫡长孙都早亡,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他。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将他的儿子分封为藩王,给与了很大的权力。建文帝即位后采纳手下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进行削藩。藩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趁机指责齐泰、黄子澄等为奸党,以“清君侧”为借口,于公元1399年起兵。朝廷虽然占有兵力的优势,但却缺少良将,燕王朱棣逐渐占了上风。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进逼首都金陵,谷王朱橞开门献城。建文帝因宫中燃起大火,下落不明。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继皇帝位,称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因朱棣起兵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清除祸难得意思,故此这场明朝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前后四年,给明朝初年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相关知识
白莲教:
白莲教是北宋至近代流传的民间宗教,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公元334年至公元416年)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之为楷模。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白莲教于在元、明、清三朝在民间流行,农民起义军往往借白莲教的名义起义。白莲教的经卷繁多,主要有《金锁洪阳大策》、《玄娘圣母经》、《镇国定世三阳历》、《弥勒颂》和《应劫经》等。
锦衣卫:
锦衣卫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