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页)
她似乎就是剧本里最初那个纯净无暇让人怜惜的女孩。
她,就是白露,从水乡古镇一步步走向战火硝烟。
“汤导好、徐导好、白导好,”女孩到了近前,唇角弯弯对着三人露出小辈见长辈般谦虚的笑容,目光看向依旧精神抖擞的老人,“尤教授好。”
尤远志已过花甲之年,近两年醉心学术,一般年轻的小演员都不一定认识他,更别提准确问候了。
此刻看着眼前这女孩最多也就二十出头,认真问好的样子说不出的乖巧,倒像是他偶尔上课,班上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
心里好感丛生,原本严肃的面容缓和不少,开口笑道:“你知道我?”
“以前您在《百年风云》上讲课的时候,我经常追着看。好几年过去了,您看着还是和当时一样精神抖擞。”女孩一本正经的对答更是让老教授受用不已,边上几人也是已经留下了第一眼好感。
徐茜甚至是难得的打趣道:“这丫头看着年龄不大,不会是郑秋从哪所高中提溜过来的吧!”
“徐导说笑了,我是传媒大学大三新闻专业的徐伊人,今年……”女孩微微歪着头想了一下,“二十有二了。”
“哈哈。”边上一道爽朗的笑容传来,下去稍微收拾了一下形象的郑秋已经大跨步从边上过来,乐呵呵道:“这丫头有时候就跟个小书呆子似的。你说什么她答什么,不过你们可放心,虽说不是科班出身,演技比起那些来,可是丝毫不遑多让。”
“秦丰那个挑剔鬼都称赞的,我哪里还要担心。”汤韫视线移到边上已经准备好的两个演员,只匆匆道:“先熟悉一下剧本,再过一会我们试戏,随便走走熟悉场地找找情绪也行。”
话音落地,已经是走到一边大声指挥道:“生死别离,情绪要到位。不要扭扭捏捏的放不开。一、二、三,action!”
“丫丫,哥这一走回来不知几时。你在家里,记得照顾爹娘,要是……要是三五年还不见我回来,就,就……”镜头下的男人一身粗布短衫,似乎是有些哽咽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哥,不会的。不要说那些丧气话,爹娘还都等着你回来养老送终呢,还有我,我结婚的时候你可是要背着我上花轿,我们……”女孩显然是比刚才情绪外放了许多,两行眼泪不自觉滑下脸颊,带着些茫然的凄楚。
“卡。”汤韫一声喊,沉默立在边上的白祈安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我觉得这哭哭啼啼的也不太好。”目睹过无数场骨肉分离,徐茜皱眉说了一句,显然是对刚才这一幕依旧不够满意。
“不说话也不行,说话也不行。你们说,这到底怎么才算好?”拍了半天卡在这里的汤韫也是郁闷的不行。
“这……”看着镜头下委屈的擦干泪痕的女生,徐伊人用眼神征询的看向郑秋,边上的白祈安又是一声叹气,主动解释:“这是哥哥要去前线战场。生死未卜,兄妹相送的一幕戏。我写的是兄妹相对,无语凝噎,可老汤觉得表现力不够,这不是又加了些对话,感觉起来更繁琐。”
“其实后面可以用音乐烘托一下,这世上的分离有千万种,实际上每一种都能和某些观众产生共鸣。每个人在这种情景之下,她下意识的情感表达也是有差异的。”尤远志主要是把关这一段历史,力求最好的还原年代场景和人物形象,此刻斟酌再三,也是觉得其实哪一种表现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轻声念出剧本上心里活动部分的注释,徐伊人倒是有些认可白祈安原本的设想,“人在最悲伤或者说最高兴的时候的确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情感。虽说这些哽咽的叮咛能表现出对亲人的不舍,可同时又削弱了他一心抗战的决绝。”
有些犹豫的说完一番话,徐伊人这才发现边上几个人倒都难得的抬眼看过来显然在听的样子,心里也是有些紧张。
以前为了更好的拍戏,她曾经专门去看小说、看电视,一遍一遍的研究那些故事情节,琢磨人物对话,以求更好的把握人物情绪。
其实有时候情感的宣泄并非导演们考虑不到,而是在片场一时着急之下,难免就不能往更细致的方面考虑。
最让人感动的情绪,其实并非悲痛欲绝或者说是举国欢庆,而是反差。
情绪上的反差最能让人最迅捷的感知和触动。就好像带泪的微笑,坚强的让人心疼;气急反笑,最让人深刻的体会到无可奈何的怒气;笑到落泪,最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反差带来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