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页)
国忠的人,这一举,分明是在针对杨国忠。
作者有话要说:
☆、鹬蚌相争
果不其然,杨国忠眼里闪过一丝精光,旋即走上前一步开口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据微臣所知,这范阳在节度使的管理下,已是井井有条。不过……”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前些日子,不知是何人指示,竟一夜间流寇横行,举止分明是有意而为之,甚至还拿节度使的家人为要挟,似乎是想陷范阳节度使与不仁不义之中啊!”
李林甫眼里的愤恨清晰可见,他微垂下头,似乎在思考应对的方法。忽然间,他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缓缓抬起头来。
“既然如此,不如由杨大人举荐个得力的人,与范阳节度使一起治理流寇如何?”
杨国忠没想到李林甫会如此轻易让路,不由的一愣,旋即才弯腰开口:“臣认为此计可行,不过这人选自然要皇上看中的人才可,大人这么说,未免太抬举杨某了。”
他倒也聪明,干脆将事情推给了皇上。
“依朕看,御史中丞王鉷就是个不错的人选。”皇上将目光移向王鉷,“朕现在命你前往范阳,助范阳节度使消灭流寇,不得有误!”
“是,臣遵旨。”
王鉷站出来毕恭毕敬的领旨道,另一边,李林甫和杨国忠面色皆是一变。
如今朝堂上,除了李林甫和杨国忠外,最受皇上信任的便是王鉷。
王鉷能进入御史台,主要是靠户部侍郎兼前御史中丞杨慎矜的引荐。此人心狠手辣,对待异己更是毫不留情,在李林甫和杨国忠进入朝廷之前,就听过此人的大名。
由于当初没有人可以辅佐李隆基,所以王鉷自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担此重任之人,王氏一族自然成为皇上宠信的对象。
如今虽然李林甫和杨国忠是左膀右臂,但王鉷的地位却从来没有被撼动过。如果现在再给王鉷做出什么功绩来,怕是更会无法无天,他们将永远被压制在王氏之下。
交换了一个眼神,杨国忠上前一步:“皇上,王大人前些日子才生了病,身子怕是还没好转,范阳如今很是危险,王大人乃朝廷栋梁,切不可只身犯险啊!”
“此言差矣,微臣为皇上鞠躬尽瘁那是本分,何来危险之说?”王鉷何等狡猾,看来是铁了心要将这功绩夺过来。
李隆基扫视了一圈众臣,他们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