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夜里,鉴真睡在铺上, 渐渐地他忍不住了,轻轻地呻吟起来,守在身旁的祥彦、思托紧张地爬起来:“师父!师父!”
鉴真痛苦地说:“这胡医的药,反应很厉害,身上好像烈火在烧啊!”
“是不是药力起作用了?师父,兴###天就会有效果。” 思托惊喜地说。
懂医的祥彦有些担忧,如此炽热,对眼疾并非好事儿。“师父,喝点水吗?”他问。
“好的。”
思托过去把灯拨亮,祥彦给师父端来一碗水。鉴真起来,捧住一口喝完。
祥彦观察着鉴真的眼睛:“师父,很难受吗?”
“眼睛很疼。”鉴真说:“没关系,我能忍住。你们睡吧。”
这一晚,祥彦和思托两人面对着师父的疼痛,束手无策。
天刚蒙蒙亮,远在别处的一座小寺庙里,一身行者打扮的普照出了山门,继续赶路。他抬头看天,只见乌云遮住了太阳,狂风吹得身边树叶瑟瑟作响。
走着走着,他恍然听到有人在耳边呼唤:“普照啊——”
这分明是鉴真的声音,普照一惊,他驻步环顾左右,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呼呼”作响。他木然地站在山路上,自言自语道:“师父,你是在喊我回到你身旁吗……”
没有回音。
普照茫然地望着远山,心想这是自己的幻觉还是与师父心灵感应?他步履沉重地又上路了。
普照的幻听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是与师父的心灵感应。在韶州寺院里侧身而卧的鉴真慢慢睁开眼睛,他的眼珠一动不动,然后将脸转向窗户。
天亮了,太阳从窗纸上射进柔柔的光。祥彦和思托、法进等几个弟子静静地坐在地榻上,见师父睁开了眼睛。
祥彦躬身上前:“师父,你醒了?”
“哦,什么时辰了,天亮了吗?”鉴真问。
众弟子大惊失色。
祥彦惊慌地将手放在师父面前晃,鉴真毫无反应。
“师父,你一点亮光也不见了吗?”祥彦着急地问。
鉴真怔了一下,慢慢支起身,坐好,口气平静地说:“这么说,天已经亮了?”
弟子们明白,师父的眼睛失明了,他们忍不住悲伤,泪流满面。�
3
鉴真一行又出发了,祥彦主动承担起师父的引路人。他挽住鉴真的胳膊说:“师父,你放心走,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你的拐杖。”
大家也都向鉴真表示,要成为师父的拐杖。
鉴真宽慰他们道:“谢谢,谢谢你们。如今师父在黑暗中,才体会到光明对人来说有多么的可贵啊!”
返回家园的路太长了,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这支僧人的队伍以步代车,攀山过河。鉴真更是不顾眼盲,一路上有求必应,在经过的寺庙里宣律授戒。
这一天,大雨如注。僧人们身披蓑衣冒雨行走在村路上。思托背着鉴真,祥彦在一边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走在前面探路的法进回转过来对鉴真说:“师父,前面好像有个村庄,我们去躲躲雨。”
“好啊。”
僧人们来到村前,见路边有茶坊酒肆的竹棚,便跑过来躲雨。可是这茶坊酒肆关闭着门窗,冷冷清清。
“奇怪,这里怎么没人啊?”法进转过来转过去地观察着。
德清猜测:“下雨天都躲到家里去了吧?”
“啊,这时候要是有一碗热热的茶喝该多好啊!”大家都渴望着。
休息了一会儿,突然,一群男女村民,背着抱着孩子从远处跑了进来,抖着身上的水。
法进问:“施主,这里叫什么村?”
“李庄。”村民回答。
“你们是这庄里人啊?”
“不是的。这庄里的人早都跑没了。”
。。
鉴真东渡 第十三章(5)
鉴真坐在木凳上静静地听着。
法进又问:“怎么跑没了?”
村民夸张地讲述着:“前面的朱村发生了疫病,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染上,七天必死。”
鉴真眉头一紧,急忙问:“阿弥陀佛,疫病是什么症状?”
“说是伤寒,老和尚,官府已经派兵把朱村封死了,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法进问:“这里离朱村多远?”
村民:“也就几里地。” 他看看雨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