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第2/2 页)
法跟曹子坤一样,肯定是因为有什么事,吴旭之的表现才会如此失态。他想了想,道,“此事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等曹子坤走了,他才安排人去盯着吴旭之的去向,又让人去宫门口问过,今天是否有急报送来。根据曹子坤的说法,当时吴旭之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那么能让他变色的,就只有奏折了。而奏折要送进宫,总是要经过宫门的,若是急报,不可能一点端倪都没有。其实平日里宰相们之所以能够将一些事情隐瞒不报,归根结底是皇帝不知道,也没想过去问罢了。否则只要稍加探听,便能够得到消息了。果然很快宫门那边就有人来报,说是今日东南送来急报。至于奏折的内容,就不得而知了。但这已经够了。之前赵璨做了那么多,文臣集团肯定会有所动作。而政治上的博弈,自然也是通过各种政事上的角力来进行。所以如果吴旭之压住了一本急报,倒也不算令人惊奇。不过这么做,一旦揭破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按理说,如果出了事,就更应该送上来让赵璨去头疼才对。如果可以,平安倒想去政事堂那边翻看一下奏折。不过一来那里全天都有人值守,即便是夜里也不例外,想要不惊动人是不可能的。二来那么多奏折,谁也不知道吴旭之到底藏到那里去了,要找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在很快,派去探查吴旭之行踪的人就回来了。“钦天监?”平安听到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不由吃了一惊,“他去那里做什么?”因为过于吃惊,他甚至忘记了掩饰自己的音量,让赵璨听到了这句话。“平安,你在说什么?”赵璨问。平安想了想,便将事情告诉了他,“吴旭之去了钦天监,他这时候去那里做什么?”倒是赵璨的脸色很快沉了下来。他对于这种事情,要比平安敏锐太多,提起钦天监,就已经多半猜到了吴旭之的目的,“恐怕东南是遭了灾。”“遭灾……钦天监……”平安吸了一口气,“你是说,他们要动用‘天意’来压制你?”皇帝是“天子”,君权由天授。而古人并不知道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原因,所以理所当然的将之当成“上天发怒”。既然上天都发怒了,很显然便是对他在地上的代言人,“儿子”皇帝有所不满了。所以每一场天灾,对于坐在御座上的天子来说,都是一场煎熬。非但要赈灾救人,还得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惹来上天发怒。这反省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是非常正式的,除了要下罪己诏之外,还得避居偏殿,不受早朝,减少饮食甚至不吃东西,以示知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