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页)
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
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后来,因馒头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懒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出现了白馒头。而原本的馒头,因其中包含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便干cui改名包子。
狠狠咬了一大口,有面有菜还有肉,又听了苏任的这个故事,刘彻龙颜大悦:“这个寓意好,刚准备让你去南边,你就送来这馒头,馒头,蛮头,看来南边的事情定会彻底解决!”
苏任笑笑:“那也得拿人命去拼,说起来我实在不想去,越人久居山林,又擅长打猎,我大汉的军卒在山林里不如人家,万一弄砸了,身死事小,耽误了你的大事就成千古罪人了。”
“你不是打过山匪吗?那些越人比山匪强不了多少,我大汉天兵今非昔比,这些年我一直整备军伍,只等你凯旋,咱们就和北面那些野兽好好干一仗!”
苏任摇摇头:“不是我矫情,这一次我不准备带兵。”
“哦?为何?”
“第一,人头不熟,会稽离长安十万八千里,那里的兵和越人常年打交道,越人什么情况人家比我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干?我一个外行不好说;第二,战争是什么?不是军卒,而是后勤,后勤包括兵甲、粮草、军帐、医疗,等等,这些做到位,什么样的战争赢面都会变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些越人怎么处理?打赢了杀了,不妥!放回去和没打一样,只有彻底将那些越人从山里弄出来,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刘彻点点头,一咕噜从矮榻上坐起来:“你说的很对,说说你的想法?”
苏任将有些凉的包子拿出来,放在火炉边上烘烤,很快面香味便在屋子里弥散开,引得两边的宫人、宫女不断的咽口水。
“我想带上蜀郡的商贾!”
“商贾?”
“就是商贾!”从火炉上拿起一个烤的焦黄的包子,轻轻的撕开外皮,露出里面的馅料:“打仗就像这包子,外面的面皮就是兵卒,里面的馅料是商贾,真正好吃的是馅料,馅料撑起外皮,用它的汁液滋润外皮,所以才好吃。”
“商贾虽然不能打仗,却能为军兵提供我说的那些后勤中需要的各种帮助,兵甲、粮草、军帐、医疗,甚至还能从越人手中拿回来更多的东西,弄好了陛下连出兵的钱都少了。”
刘彻的眼睛睁的多大,看着手里被啃了一半的包子:“你的意思是这一次,我可以不花钱就解决越人?”
“噗!”苏任差点被包子噎死,翻着白眼盯着刘彻:“你就这么不舍的花钱?”
“能不花就别花,我虽然是皇帝,手里也不宽裕,五铢钱、三铢钱乱的一塌糊涂,我能造,那些诸侯也能造,再这么下去,盐铁司的那些钱就要变成破铜烂铁了。”
“哎!”苏任叹了口气:“算了,这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还是先解决越人比较好,不花钱可以,你的给我个便宜行事的旨意!”
“行行行,我这就写!”刘彻连忙把包子放下。老内侍刘吉庆拿过来绢帛和笔墨,在刘彻跟前放好,开始磨墨。刷刷几笔,一张圣旨就写完了,看都不看盖了国玺,抓起来扔给苏任。
苏任看了看,揣进怀里:“行,不花钱就不花钱吧,谁让你是皇帝呢?”
“嘿嘿……”刘彻露出小孩子般狡黠的笑容,重新拿起包子吃了起来:“这包子不错,用粮食少,还好吃,过几日朕给所有大臣都送些,用不了多久天xià所有人都会喜欢上它,到时候能节省下多少粮食。”
苏任看了看刘彻:“与其那样不如开几十家包子铺,既能赚钱还能推广,不是更好?”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刘彻一脸兴奋:“说好了,开包子铺朕入股!”
“入多少?”
“两万钱?”刘彻试探性的问苏任,见苏任一脸鄙夷:“那就三万?”
“一口价十万,入不入随你!”
“十万钱?就这包子,什么时候能卖回来十万钱?”刘彻眼睛一转:“你出多少钱?”
苏任摇摇头:“我不出钱,我是技术入股,除了包子我还有别的东西,到时候一起买,用不了一年就能赚回来成本,以后挣的钱都是利润,说好了咱们五五分。”
“凭什么?”刘彻急了:“最多四六,你四我六!”
“成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