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页)
如何会知晓?”
杨国忠笑了起来,他捋着胡须道:“王爷和李沧海两人交好,此事众所皆知。何况,王爷和李沧海前去扬州接应三大神器,你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难道王爷就没有发现李沧海有些异常吗?本官可是听说,李沧海时常在私下抨击朝纲,甚至诋毁圣上,说圣上贪恋美色,不理江山社稷,对朝廷很是不满啊!”
“杨大人,这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讲!李大人对大唐忠心耿耿,更是解救我大唐的功臣,你如此诬陷李大人,究竟意欲何为?”崔涣义正言辞地喝道。
杨国忠冷笑了一声,说道:“李沧海会是忠臣?可依本官之见,却并非如此吧?本官一直怀疑,他怎会将‘逆鳞玄武’的计划知晓的如此清楚?如他所说,‘逆鳞玄武’所有的计划,都只有麟主一人知晓,若真是如此,他又怎会将对方的计划如此熟悉?还有,圣上让他调查麟主下落,可过了这么长时间,他却没有查到任何头绪,若依他之能耐,他既然能够洞悉‘逆鳞玄武’之计划,又岂会这么长时间找不到麟主下落?”
“这是为何?”李隆基似乎也有些疑惑了起来。
“回陛下,依臣之见,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沧海与麟主交情匪浅。亦或者,李沧海就是麟主!”杨国忠正色道。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杨大人!你如此诋毁有功之臣,究竟是何居心?若不是李大人提前洞悉了贼人计划,而今大唐早已变天!他若是麟主,又何必破坏自己的计划?”崔涣见他诬陷李沧海,立即厉声争辩道。
杨国忠冷哼了一声,道:“这就是李沧海最为高明之处,他以此来取得圣上之信任,让天下人都认为他是救驾之功臣。此人心机深沉,可见一斑!”
李倓用眼角余光看了眼李隆基,李隆基脸色阴沉,似乎对杨国忠所说竟产生了几分相信。
眉头微微一皱,李倓冷笑了一声,他盯着杨国忠道:“杨大人,你这搬到是非的能力,委实可见一斑啊!李沧海冒死救驾,到了你口中,却倒成了十恶不赦的逆贼。如你所说,他以此来取得圣上信任,其目的就是为了当上大理寺正卿?”
群臣闻言,纷纷暗自点头。
众人都曾经历过那场巨变,若不是李沧海及时出现,而今这大唐江山指不定落在谁人之手。
若是如杨国忠所说,李沧海就是麟主,那他放着天下不要,却非要取得皇帝信任,做一个掌管刑狱的大理寺正卿,这怎么可能?
杨国忠嘴角扬起一丝残酷的微笑,他似乎就等着李倓说这个,他正色道:“王爷,你可别忘了,‘逆鳞玄武’在造反作乱之时,曾让圣上写禅让诏书,而至于禅让之人,逆贼却并没有说明。不过,本官却记得,雾隐道人却是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本官记忆尤为深刻啊!”
“什么话?”李隆基冷声问道。
“回陛下,当时雾隐道人让陛下写诏书之际,他曾说过,这江山还是会姓李的!”杨国忠意味深长地道:“这就说明,逆贼是国姓之人。究竟是李沧海,还是另有他人,就耐人寻味了。”
“国忠,将你心中所想全部说出来!”李隆基突然说道。
杨国忠眼睛一亮,忙道:“臣领旨。”他顿了顿后,说道:“王爷之前说过,他费了如此大的劲,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大理寺正卿?当然不是!李沧海或许不是麟主,但他一定与麟主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麟主可以名正言顺的窃取我大唐江山!由此可知,麟主必定也是姓李,而且一定有着尊贵的身份,并且与李沧海相识。”
说到这里,杨国忠似有意似无意的看向李倓。
众人的目光也跟着杨国忠看向李倓,纷纷愕然起来。
杨国忠的话已经很明显,与李沧海相熟,且有着尊贵的身份,同时还姓李。
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李倓一人!
就连李隆基看向李倓的眼神,都充满了怀疑。
第五百六十六章危急时刻
杨国忠却突然话锋一转,盯着李倓道:“王爷,你如此极力为李沧海开脱,难道是王爷将李沧海和三万大军给藏了起来,在背地里谋划着什么不成?”
崔涣等人暗叫不妙,杨国忠这一招,可谓是歹毒至极!
不仅将三万大军失踪之事推在了李倓身上,还将‘逆鳞玄武’谋反之事也诬陷给了他。
‘逆鳞玄武’谋反一事,向来是李隆基的一块心病。
即便杨国忠所说简直就是漏洞百出,而且都是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