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页)
衅,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小孩子往往不懂得掩饰喜怒哀乐,她自信不会看错。
虽不清楚何故,她当然不会跟小孩子生气,反而微微俯身,亲切的拉了拉她的小手,问道:“几岁了?”
“过了年算是四岁。”昌宁含着矜持而得体的微笑说道。
其实在年前就已经四岁了,昌宁为了大计考虑,故意往小了说。
来而不往非礼也,昌宁也看着那头的元笃道:“你把小皇孙也带出来了?他还不到一岁罢,你竟放心?”
傅瑶深信她不可能不清楚元笃的年纪——根据昌平的口供,这位大公主常往椒房殿去,指不定连笃儿的生辰八字都摸得一清二楚。
可是昌宁既然问了出来,傅瑶也只好应道:“笃儿是前年生的,早就满周岁了。”
昌宁捂着嘴,轻轻惊呼了一声,“这么说,翘儿刚好比笃儿大了三岁,真是应了民间的俗语,都说‘女大三、抱金砖’麽。”
这话未免太刻意了,连李昭仪都忍不住扭过头。
第109章 见客
尽管心里觉得昌宁粗俗; 没人敢说公主的不是; 傅瑶只好干笑了两声; 不作回应。
昌宁大约也觉得此事急不来; 说笑几句后; 也不再提。若是一下子把话说死了; 再回转过来反而麻烦。
其实她本想直接去向太子提及的,只是这位弟弟气质不比往常——昌宁想起来也是咬牙; 元祯自从娶了媳妇后,仿佛事事都由着太子妃主张,她不过在御花园说了那傅瑶一通; 元祯从此便不再与她这个姐姐往来,真是狼心狗肺。
昌宁虽然生恨,奈何形势迫人; 她看得很清楚; 自己一个拖儿带女的寡妇,再找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与其寄情于天命,还不如及早为女儿安排好后路; 她这个丈母娘也能终身有托。于情于理; 都是身为皇长孙的元笃最合适。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苦心巴结傅瑶。
李昭仪恐怕气氛闹僵,忙笑道:“公主,我这儿有些宫里带出的栗粉糕,你可要尝一尝?”
昌宁伸出纤纤玉指轻巧的捻了一块; 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变戏法般从身后掏出一包东西,向着傅瑶笑语寒暄道:“这是上好的血燕,用来熬粥最补身子的,听说你生笃儿的时候失于调理,我想这个大约挺合适。”
她的东西傅瑶哪里敢要,故推辞道:“不必了,张太医早已为我开好补养身子的良方,不劳公主牵挂。”
昌宁嗔道:“你若不肯收,就是看不起我了。”遂硬将那包燕窝塞到傅瑶手里。
眼看皎皎同昌平打成一团,她本想让陈翘也去凑个热闹,可是昌宁深知女儿的脾性,若勉强起来,恐怕她吵闹不休,反而不美,于是牵了女儿的手,施施然离去。
傅瑶捏着那包燕窝,只觉得像烘山芋一般烧手,深觉无奈。
李昭仪看着那燕窝瞅了半晌,说道:“大公主的东西,倒真是好东西。”
不好的东西,她也不肯拿出来送人。傅瑶将双手往前一递,愁眉道:“我将此物转赠娘娘,好不好?”
李昭仪唬了一跳,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大公主送你的东西,我哪里敢收?”
显然她也觉得是个麻烦。
傅瑶垂眸苦思,李昭仪意味深长的看着她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你可得仔细了。”
昌宁当然算不上小人,可若得罪了她,保不齐她比小人还可恶。何况只要成德帝活着一日,她这个公主的地位就稳如泰山,傅瑶自然也不会傻到以卵击石。
昌平见她神色怔忪,走过来笑道:“傅姐姐,不如你就留在这儿吧,我娘的马车宽敞得很,再多几个人也坐得下。”
话音才落,就见张德保点头哈腰地过来,“太子妃,殿下问您歇息好了没?想找您说说话。”
李昭仪便笑着捶女儿,“瞧见没?就是太子妃肯,你大哥也不肯,你要请,把你大哥也请过来吧。”
傅瑶被她们母女俩取笑得老不好意思,扭头朝张德保嗔道:“一天到晚说话,有什么话好说?”
张德保也很无奈呀,他不过是个传声筒,要不是太子殿下猴急,他自己都耻于跑这一趟呢!
当下只能干巴巴的说道:“想必是些体己话……”
李昭仪和昌平越发乐不可支。
傅瑶恐怕他说出更羞耻的话来,忙牵了两个孩子的手,向太子的车驾走去,心下不禁纳闷:为什么元祯从来不知道羞人呢?
她只能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