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系吧,后来有些农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顺口溜:
“粗粮吃,细粮卖,兵团的姑娘不对外”。
很明显,这说明兵团当年比较艰苦,外边的姑娘很难嫁进来,所以兵团的姑娘也就嫁不出去了。
当然,在“抓媳妇”这件事上,有些人处理得还是比较稳妥的,象我们老驹,当时在团政治部当了主任,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找到我头上时也没像个猛张飞似地直来直去,这就没让我产生什么反感;也许因为他的老家在井冈山老区,我的家乡在茅坑,离得比较近,感情也就比较容易加深吧,反正好象没费什么周折,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相比之下,老董可就显得过于莽撞了。他那时已经是个营职,在一个分场当场长。我们那批女同志里,那一次有十七个人分到了他们分场,不过几天,董平就把顾芳梅看上了!可顾芳梅呢,你知道,早已在进疆的一路上就对时运福有了意。老时自己是不是已经知道,好象还很难说;也许他根本没往这上想,只是把护送我们当作一件任务去完成;也许他想到自己过去当过“俘虏”,当时在场子里又职务很低,或者又因为他来自回疆,准备将来讨个回疆的女人。。。。。。
总之是他并没有对顾芳梅怎么格外注意,就高高兴兴地把那十七个女同志领回了分场,交了差?顾芳梅后来跟我说,她当时是又急又怕,又难于开口。是啊,她不同于城市里来的姑娘,又是个寡妇,怎么好自己去找人家?可难办的是她又确确实实心里有了他,从他的长相、性格,到他唱的那“花儿”,都叫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也叫一见钟情吧。就在这时候,董平有一天把她找到场部,也没拐弯抹角,就照直说了出来。
“顾芳梅同志,你有过一个男人?”
“他在孟良崮战役里牺牲了。”
“我知道。革命嘛,总会有牺牲的。你看咱俩结婚行不行?”
“这。。。。。。”顾芳梅当然缺乏这个思想准备,也没想到一个分场的场长会这么冒失地向她提出这个问题,一时没答上来。
董平反倒以为她这是不好意思,就更加直截了当地说:“这没什么,我不在乎你是个寡妇。我是从你的材料上看到,你是这十七个人里唯一的党员,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年纪又相当,所以才这么决定的!”
顾芳梅红着脸,低着头,过了半晌才问:“在咱们农场,婚姻还讲不讲自由?”
董平乍先还没明白顾芳梅这话的意思,就矜持地笑笑回答道:“自由当然要讲,组织观念更不能不要。这是生产建设兵团,不是普通老百姓。你以为还是在你们老家农村吗?还讲那些婆婆妈妈的。。。。。。”
“董场长,我。。。。。。已经有人了。”
“什么?有人了?那你还跑到我们场子这来?”
“他。。。。。。就是你们场的。”
“谁?我当场长的还没解决,他怎么敢抢到前头去?”
“他。。。。。。没抢!是人个人看上他的!”
“你说的是。。。。。。老时?”
“是他。”
“他来自回疆!”
“我跟他!”
“他一半会儿入不了党!”
“俺帮他!”
“他--当过俘虏!”
“那是过去。他现在是军垦战士!”
“真奇怪,你怎么会看上他?”
“俺也说不上,。。。。。。”
“既然说不上,就再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好好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
顾芳梅松了口气。她知道,就是再给她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她对老时的感情也不会改变。可是她没想到,正是由于她的原因,时运福却突然受
到了审查。
分场领导人严肃地找时运福谈话,责令他检查交待担任后勤股长以来的经济问题,当国民党兵时的历史问题,以及去凉州接我们那批女同志期
间的作风问题!
老时一下子脑袋变得斗大,懵了!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又几时想过人家会这样看待自己?他的确当过国民党兵,可那
是被抓壮丁廹不得已;他当后勤股长管钱管物,可也笔笔有来龙,件件有去脉;他被打发到凉州接我们这些进疆的女军垦战士,更是尽心尽力
,只想把我们安全护送到目的地,丝毫也没敢往个人身上想什么东西,怎么会到头来闹个“问题严重,隔离反省”?
他痛苦已极,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