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演讲也落落大方,而日本的学生仓促上阵,不但交流的时候多半是闷葫芦,玩游戏打篮球也完全不是中方的对手。——这个中国城市地处开放地区,教育水准本来就比较高。而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存在应试为主,高负担,实用性不明确等种种问题,但“填鸭教学”之下,痛苦的中国学生倒也有自己的长处——中国学生的基础学科素质在世界都是可以信赖的,何况这种到外国交流的学生,肯定是各校的尖子。严格地说普通学校的日本学生输得一点儿也不冤。
私下里,还有中方学生悄悄问团长——怎么日本的学生傻里傻气的?
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以后,教育委员长忽然发现自己成了王成式的英雄人物。跟随观摩的日本各方代表,眼看中日学生之间的比较,对本地的教育方法和水平大起疑心,外行是很少仔细研究社会制度区别之类深刻问题的,解释中国学生都是精挑细选的尖子已经不足以平息大家的疑惑,再加上这帮代表也都是“頭硬い”的典型,个个只看表面现象,根本不去琢磨什么“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得认识……”对这位教育委员长的攻击便越来越强烈,使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自然,那几天他的心情非常不好,自然总是板着一张臭脸,让小魔女感到这人面目可憎。
最后,这位委员长终于觉得,这样一边倒的交流持续下去,日方实在面上无光,而且估计自己后面也要干不下去了。教育委员会不得不紧急开会讨论此事。会上有日方的教师强调中方来的学生都是选出来的精英,让普通的日本学生和他们交流根本不公平,日本这边也要精选参加交流的学生才是,不应该拘泥于“光明磊落”的原则。
教育委员长心中明白此人言之有理,但真的要从各学校抽调好学生来交流,实在没有这样的准备,彼此不认识的学生仓促凑到一起是否合宜谁也不知道。真是谈何容易,若是这样做漏了馅不是更会让人笑话。
众人都没了主意,一群“頭硬い”的日本人默然不语,一时都想不出来办法。
想啊想啊想啊想……想啊想……
终于,有一位参加会议的委员脑子转了弯,说我们的学校虽然不分重点普通,但是生源不同啊,X中学的周围,居住的都是各大学的工作人员和教师,学生素质好,拿出来肯定可以和中国的学生一拼的。
真是冷锅里爆出个热栗子,众人纷纷附和。
教育委员长沉吟半晌,最后拍了板——“还是和以前一样,各学校抽签抓阄吧。”说着,把代表X中学的那张签角上折了一个印……
此后的参观中,中日学生的对比,果然不那么强烈了,双方可谓各有攻守,其乐融融——毕竟日本的教育水平,还是很可观的,前两天全都抽上的全是乡下的中学小学,也是这位委员长的手气太背了。
教育委员长的面孔,也阴转多云,多云转晴,继而阳光灿烂起来。最后一天,中方在送别会上特别给予了日本教育相当高的评价,并有“在教育的很多地方要向日方请教学习”的说法,这位委员长含笑致了答词,谦逊一番以后,下来竟想起了给我家的小小魔女买积木。
看来,花岗岩的脑袋,也不是不可以开窍的——特别是如果碰上一把中国榔头的话。
多来几榔头吧,俺家小小魔女的积木,就不用自己买了。
(2007…05…3011:29:05)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七颠八倒说中国——一个日本学生眼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
*总理访日和友好城市FS交流学生的到来,让我所在的关西小城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中国热。这倒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蒙古出身的相扑选手朝青龙在日本夺冠的时候,也出现过同样的蒙古热的,日本人就是好奇而已,他们好跟风,好八卦,性格如此。
这个中国热还多少带了些官方的气息,市政府出钱包了个小礼堂,邀请一批本市出去到北京上海哈尔滨留过学的“中国通”,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介绍,以飨市民——萨等几个好热闹的中国人则请做顾问打分,根据分数由政府给“中国通”们发奖。
萨弄不清楚,这直接让中国人来讲,不是更明白吗?搞这么复杂干吗?后来猜测人家是怕你中国人屁股坐得不正,不能客观地传达信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日本版啊。
不过,这个顾问,萨还是做得尽心尽力,毕竟,可以帮助更多的日本人对中国有较为正确地认识。颇有日本人曾经问过老萨诸如“中国的居民委员会是不是类似克格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