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负责的球,专职地勤负责组装、起球、跟踪、收球,这样一来使飞行员、地勤、器材分配实现了程序管理的规程。
左丹飞的是工作球,摄像师把机器、三角架在吊篮里准备就绪,翻译上了球,左丹按摄像师要求,起飞了。
左丹操作热气球首先平飞,然后上升,看样子是摄像师要拍大全景,这时他们正在遇龙河的上空飞行,距离瑞士两个球不远不近,都在摄像范围之内。
瑞士“冠亚军”的球起飞后,并没有上升,而是在地面慢慢地适应飞行。他们两个球都以白色为主色,兰色是企业的名称标志等,飞起来很漂亮。他们两球一前一后,忧闲地、浪漫地飘飞在中国阳朔遇龙河的上空。
左丹在前面,有时到风层飞的快,有时下降低空转平飞,等到后面的球上来了,他又把球拉起来。
半小时以后,他们飞的兴趣正浓,天气也好,趁人之美。地面的车队快到旧县附近,黄琳通过对讲机协调,左丹让车队到白沙金宝路待命,预计在那里降落。大车通过旧县,上公路奔白沙向金宝路驶去。小车因路况不好,调头(打湾)返阳朔走公路到指定位置。
在金宝路上,地勤人员都下车等待球的到来。远远望去,3个球的飞行路线基本一致,他们一会上升到一定高度,一会都降到低谷,一起一伏很有节奏。
左丹这时通知地面准备在山右侧采石场降落,瑞士总裁的球也顺山的左侧飞过来,后面是“冠军”的球。
左丹和瑞士总裁的球一左一右同时降落,总裁下降高度越过电线一拉顶就降到路上了。地面立刻展开回收工作,几分钟就收好了。收球时,老左感到瑞士的球又薄又轻气密性特好,虽然球好收,但气排不出去。瑞士老总把球几米折一下,折完卷起来装进球包,很痛快。
左丹越过山头看准确采石场拉顶速降,到地面利用反弹着陆,表现得很完美。
“冠军”看两个球落地后才慢慢地从后面赶上来,他到路上没拉顶,也没抛系留绳,球飞过了航,到路下面水田地上空停下,如果按平时裁客飞行,小莫、小罗他们把系留绳一抛,地面一接,就能拉到路上降落。而“冠军”不知怎么想的,就在这时,地面产生一阵回头风,慢慢地把葡萄球吹到路上,这即是巧合又是老天相助啊!事实上是“冠军”掌握得好,飞的精彩。
这次首航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外飞行员相互握手致意,中外客人互相打着招呼,听北京崔总说,老外非常满意,非常愉快。对左丹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赞扬,摄像师向左丹表示谢意。
左丹收球后,出了一身汗,没来得及休息,黄琳又让他开莫队的车去桂林机场接瑞士巴索集团公司香港分公司的客人,直到晚上10多点钟才回来。
第二天早晨,按计划飞漓江,起飞场地定在矮山公路,瑞士两球,左丹仍飞工作球。黄琳为答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邀请了阳朔有关领导和瑞士代表团同飞,为此按排李廷江、小罗两个球招待客人。
飞漓江有两个主题,一是拍云雾看日出,二是拍漓江山水。
在客人到来之前5个球全部竖起,做好了起飞准备。就在这天早晨,小田俱乐部的5个载客的球也在离此不远的地方起飞。与此同时,天空升起10个热气球,壮大了飞行场面,丰富了航拍的效果。
这10个球起飞后都朝漓江飞去,左丹带着摄像师基本完成了拍摄任务,余下的就是边拍边观赏漓江山水和空中的热气球飞行了。他们在《印象&;#8226;刘三姐》上空停留了一段时间,观赏这漓江山水实景剧场的宏大场面。
地勤和其他人都来到阳朔大桥,站在桥上向东张望,看见一个个球都慢慢地向这边靠过来。这时当云雾散去的时候,天阴了下来。很快就刮起了风,还有下雨的迹象,球顺风向北飘去。于是他们马上上车向前追赶,在离阳朔大桥一公里处,天突然下起大雨。天上的10个球都在风雨中飞行,瑞士巴索的两个球提前降落,葡萄球降在路上,地勤冒雨收的球,另外一个球落在路下面一个村子里,地勤刚收完这个球又去支援那个球。
小罗降落的地方离他们不远,在前面的路下小树林里,他和地勤正忙着。
李廷江落在路左侧的山上一条路上,刚落大雨就下了。他和地勤等阵雨过后才收的球。
左丹可就惨了,他原打算在雨前降落,可又一看所有球还在天上飞,他只好跟李廷江往山上飞,李廷江落地后,风速加大,上升气流使他无法降落,他一看落不下来,加火紧贴树稍向前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