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兵,正由辽东向辽国上京临潢府进发。队伍的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宋朝官吏。一个是中奉大夫、文殿修撰赵良嗣;另一个并驾齐驱是忠训郎王环。两人是作为使臣出使金国的。赵良嗣为大使,王环为副。两人也是于登州坐船,到金国苏州(今辽宁金县)上岸,赵良嗣怀揣宋徽宗亲笔御书,对外仍以买马为名,实则行“面议夹攻辽,以燕地归我”之实。
两人重任在肩,一见到金军,就提出要面见皇上阿骨打。兵士不敢怠慢,急将此事,十万火急,飞快传递给阿骨打。阿骨打回信明示,让宋使随军到临潢府城下见。
原来,金国正兵分三路去进攻辽国都上京,阿骨打要亲自坐镇指挥,只好约宋使于上京城会面,也有意识的让宋国使臣,看看金国的兵力。
一路晓行夜宿,风尘仆仆。
连日来,赵良嗣和王环在马上颠簸,感到有点疲累,且臀部挨马鞍处,已被铲破了皮,隐隐的感到火燎燎的疼。尤其是赵良嗣,细皮嫩肉的更不抗折磨,听人说,抹鼻涕好使,每出恭时,他不时偷偷地抹着。似乎管点事,但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可赵良嗣无论是穿山越岭,还是驱马过河,总是显得兴致勃勃。他感到初春的景色是如此的美好。青山绿柳,鹧鸪声声。只是由于连年征战,土地撂荒,碧绿的草场上也很少看到成群放牧的牛羊,心头不免掠过一丝忧伤。但很快,这种忧伤,就被闲情逸致所代替,他反复的琢磨着途中觅得的几句诗:
建国旧碑明月暗,
兴王故地野风乾。
回头笑向王公子,
骑马随京上五銮。
这是想起渤海国故事,有感而发,只是笑向的“向”字,还想改用“问”字。犹豫不决,颇费推敲。于是,把诗念与王环,征求意见道:“忠训郎,‘回头笑向王公子’句,但不知是用“向”,还是用“问”为好?”
一般副使都是武将出身,王环对诗不感兴趣,他始终关注着前面,一片烟尘下,没有喧嚣,只有“得得得”的马蹄声,急速行驶的金军。王环听了赵良嗣的问话,不禁苦笑道:“我哪里有那份心思,一路我都在琢磨,金主会怎样待承我们?再有,我们随军到了上京,金人打下来上京倒好,倘打不下,我俩随败军之师,岂不也要跟着吃瓜络。”
赵良嗣听了,沉吟不语,也没了推敲的雅兴,其实,他又何尝不在考虑这些问题。
“联金取燕”之策,赵良嗣是始作俑者。
赵良嗣,原名马植。本出生辽仕宦之家,系燕人。祖居霍阴,青年时,就怀有复燕与宋的报国志向。曾与辽国南府当朝宰相李处温之子李姡У热�耍�菸�慕嵋宓苄郑�鲆馕�笏问崭此�Ш旱刈龀龉毕住�
八、九年前,郑允中和童贯使宋,童贯也怀有为大宋建奇功,收回失于契丹的汉地美好愿望,实际上,他的出使,就是受宋徽宗的指派,去窥探辽国的虚实。当时,就有大臣反对派童贯出使?说“以宦者使辽,国内岂无人乎?”,不为别的,皆因蔡京和童贯在世人中的口碑不好。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徽宗一心想收复五代时石敬瑭所失汉地,还是找借口,将宦官童贯派出使辽。“因使觇国”,即要窥视一下辽国的情况。
当童贯返程路过卢沟桥时,马植乘夜色秘密通过内使,得以会见童贯。马植陈述了“辽国必败”的看法,进献了“取燕之策”。童贯当然对马植很赏识,可谓一拍既合。当即与马植约定,让他伺机来归。童贯与马植怕暴露目标,被辽人追索,改马植名为李良嗣。
宋政和五年四月一日,李良嗣将诸事安排停当,乘漆黑的夜色,来到白沟(河北南部拒马河)边。按约定,是有人接应的。他学了一声鸟叫,又学了一声鸟叫,不见回声。就有点发毛,呆了会,又学了几声鸟叫,仍听不到任何回声。他顾不了许多,径自下到白沟河里。河水不是很宽,也就三、四十步的样子。这是一个枯水季节,深水处搂几个狗刨也就过去了,只是水很凉,从脚后跟凉到了脑瓜顶。其实,白沟上是有着通往宋朝的桥梁的。可李良嗣不能过。因为他是属于背叛辽国,倘被辽人逮着是要杀头的。何况南北桥头各设有接待来使的驿站,沿白沟两岸,隔不远还都有驻军的土堡。他唯有在夜色的掩护下涉水过河,文人出身的李良嗣,只身一人,趟着水草,几只野鸭扑愣愣“嘎嘎嘎”叫着惊飞起来,吓得他心惊肉跳。
水深处,他用力游着,腿脚不敢拍打出水声,由于紧张,动作不是很协调,喝了几口汤。当他水汲汲地爬上岸,听听仍无动静。于是,他不再期望接应,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