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都得到了迅的进步。
………【第二十章:发展才是硬道理(3)】………
1887年6月27日,有萧智主持的中华民族复兴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安南省高层会议,在河内新建成的安南省人民会议厅举行。参加会议的包括安南省各府;道的官员和陆海军的各级将领共1o3人。在会议的开始阶段;萧智等人听取了个道;府及各部队将领所作的工作报告;随后是李思念代表安南省政府作了《关于安南省建省以来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其实是萧智起草,在报告起草以后萧智把它交给了李思念等人对其加以了必要的补充。经过李思念等人的润色和补充后,萧智又对这份多达三十一万字的报告进行了仔细的审阅和批改,最后在6月23号才定的稿。这个报告是在对安南省的省情进行充分的调查后写出的,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当前安南省在建设和生产中取得巨大成就和存在的大量不足。李思念作为安南省的民政总负责人,对于报告中所说的问题和成就也是深有体会。对报告中所写的关于安南省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是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可是现实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又使得他忧心不已。记得刚开始修改报告报告时,自己看见报告上写的:当前安南存在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矛盾。自己都傻眼了,一直以来自己都觉得现在的安南展的很好,不存在任何的问题,现在看来自己错的很厉害。“安南的展是很好可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隐患,这些问题和隐患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解决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和倒退。”当李思念将报告念到这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萧智的佩服和赞叹,什么叫居安思危,什么叫高瞻远瞩,这就是啊!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自己对危险情况的警惕,时刻保持着对所在环境的敏锐洞察力,从细小的事情来观察整个全局,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冷静的大脑,不被暂时的胜利和喜悦冲昏头脑,萧智不愧是领袖啊!现在的李思念对萧智是更加地佩服了。
李思念所作的《关于安南省建省以来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的报告》在所有与会的代表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巨大的争论。有的代表认为这个报告对于农村问题的描述有些过分夸大,不符合各地的实际,应该看见安南省展是迅的和良好的。有的代表者认为这个报告实事求是地写出了在工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符合当前的实际,是值得肯定的。萧智早就料到了这种局面,所以他把这些人分成几组分别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进行辩论。在萧智看来这种讨论和分析是党内同志的一种有益的辩论,有助帮助代表们更加深刻地清楚当前安南省的现状和实情,这些辩论是属于解放思想的范畴,是人民的内部矛盾。萧智自己也参加到了讨论中去,并且向大会的代表们传阅了自己在各地进行调查时所写的几分记录和报告,这些记录和报告给代表以很大的震撼,就是这样,大家在讨论和争论逐渐地取得了共识和认同。整个大会在不断的说服与争论中持续了七天,各个代表都对报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总结,大会最后对李思念做的这个报告投了赞同票。代表们认为这个报告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详细而确实的反映出现在安南所取得成就和存在的大量不足,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报考中所提出各种解决办法表示赞赏和支持。大会代表们一致同意表决通过这个报告,并且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报告作为今后的施政纲领,加以贯彻和执行。大会同时决定要对报告进行更加详细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加的符合当前的省情和民情。
1887年7月4日,中华民族复兴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安南省高层工作会议,经过八天的会议和热烈的讨论之后,终于闭幕了。大会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萧智起曹,李思念所作的《关于安南省建省以来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的报告》,一致决定将其作为未来安南省的建设指导纲要。大会还决定在对这个报告进行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后,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以这个报告作为安南省的临时约法来加以贯彻实行。经过修订和完善的《关于安南省建省以来建设及存在的问题的报告》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担负起临时宪法的责任,这是萧智等人没有想到的。后来经过大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改,这份报告也逐渐的得以完善,最终它也成为了中国的最早的一部宪法。萧智和李思念也就被后世称作了“中国宪法的奠基人”
客观地讲,这个报告在起草之初主要是从经济和工农业建设地角度来考虑的,对于社会法制和政治体制建设的意见也只是因为经济和工农业建设的需要而略有描述,但是因为当时的安南省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封建式的社会和政治体制,所以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