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第1/4 页)
邹继芳带兵浩浩荡荡前进,不出一里,遥见一座倭营安扎在台州南城下。邹继芳大声向众将道:“你们都看吧?贼营人马看似凶猛精悍,但人数不多,想必皆是乌合之众,非我百战雄师的对手!我军训练有素,擅长攻坚。蒙古铁骑也败在我大明铁军之下,何况倭寇?此去一经交战,势必令贼丧胆。本将今日不要命了,带头冲锋!你等求功名、叨重赏,就在此刻!可舍性命,随本将去来!”众军兵暴雷也似的答应了一声:“冲啦!冲啦!杀倭子啦!杀倭子啦!”一个个如流星掣电,飞奔贼营。
这是明朝正规军第一次发动千人以上的大部队向倭寇的小营寨冲锋扫荡;这是明朝正规军第一次豪迈、倔强,充满激情、浪漫情怀的冲锋;这是明朝正规军第一次藐视倭寇、全不把倭寇放在眼内的一次冲锋;这是明朝正规军第一次认为必胜无疑的冲锋!
邹继芳冲击的贼营正是倭酋江头羽根的营寨。官兵在台州南城出没的情况,早有作为前沿岗哨的探子倭寇及时把情报传报倭营之中,也就是说明军一举一动,倭酋江头羽根了如指掌。敌众我寡,江头羽根也不敢主动出击,只是如履薄冰、惶恐不安地憋着一股气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江头羽根没了料到邹继芳居然对他的营寨发动冲锋扫荡?待他觉得邹继芳玩真时,对手的兵马已到了营门,二千官兵齐声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杀倭寇!”一齐撼营杀入。
倭寇也不是油灯的灯。江头羽根所部是日本九州来的萨摩人,真正的悍倭。他们的纪律、军法也许不如官兵,平日夕饮酒吃肉,硬夺弱小部下的财物东西,以为快乐。是一群非常粗暴无礼的、混帐的、可恶的强盗。但这伙强盗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团体利益不容侵犯,谁侵犯团体利益就得剖腹自杀。那个萨摩强盗被大家认为侵犯了团体利益,他就不解释剖腹自杀。现在明军骤然而至冲击萨摩营,那代表藐视全体萨摩武士!为了维护武士的尊严,以江头羽根为首的萨摩武士表示即使全员玉碎,也要坚守阵地不退!
江头羽根率领三百多个萨摩武士与二千余大明官兵在狭窄的街巷里,展开残酷无比的肉搏战。初时,倭寇还未作好准备,不意官军如风雨骤至,只得勉强迎敌。三两回合之后,萨摩武士接二连三驰援,前仆后继,无畏对手大军如林而来。稍后倭营中的太鼓擂响,各营俱来救应,终于顶住大明官兵的冲锋。由于街巷狭窄,官兵的大部队冲锋并不起作用,反被倭寇小股人马遏制、牵制住动弹不得。
官兵见倭寇人少,一齐围裹了来,陡听得一声太鼓擂响,即见一倭酋领兵,倭寇如推山倒壁,风驰而来,其兵势甚猛,势不可挡。众官兵一见,心上反而慌乱起来。幸好见来兵基少,复勉强继续向前冲杀。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战斗场景。双方人马只有一部分在前头街巷中搏杀,挤不上的人只能在后面呐喊助威。但两军的助威方式却是迥然不同。
明军大声喧哗,光喊兄弟兄们,冲啦!奋勇当先者固然无数,站前沿阵地后面没法参与战斗的人员,只能吼几声:杀呀!杀呀!杀呀!助威鼓舞而已。
而萨摩武士助威方式却是由一群欲参加战斗却又挤不上去的武士和着太鼓,跳着太鼓舞,唱着大和歌曲助威!节拍,咚咚咚锵!咚咚咚锵!咚咚咚锵!萨摩武士们也和着节拍,摆左手,摆左手;扭头扭腰,跺脚,顿足……吭哟,吭哟,吭哟,嗨!冲啦!杀啦!嗨!
这真是富有娱乐精神了,这才是英雄出阵进行曲!这才是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这才是富有浪漫主义的冲锋精神!
唱着歌去战斗,跳着舞去战斗啊!在哪个娱乐贫乏的年代,这种仿佛催眠一样安慰战士情绪的方式只有萨摩武士才有!
而大明官兵看着这一切却感到无比古怪,甚至是觉得作呕,嘲笑哪是群魔乱舞!
正战间,萨摩武士越战越勇。随着太鼓一擂,倭刀同时劈下,势同山岳倾泻般压下来。刀如闪电从天而降;刀如闪电劈裂虚空;刀如闪电横扫千军!被腰斩的大明官兵到处都是,鲜血如烟火、如喷泉、如沸汤炸锅……鬼哭狼嚎的凄厉惨叫声响彻云霄!
遭遇到顽强抵抗的大明官兵早已心慌,又见假倭如蚁蹙至,也不知倭寇有多少后续人马,有多少接应,谁还肯舍命相杀?少数意志不够坚定的大明官兵便开始动摇后退了。
三路人数不占优势的倭寇随后开始反击、追赶大明官兵。邹继芳自以为是,认为他的兵马三倍于对手就可以摧枯拉朽一般摧毁对手,不料逼近城下,再也无法推进寸步。萨摩武士那种宁舍千军,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