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3/4 页)
鱼了,向刘倚玉询问道:“你喜欢吃什么呢,你说呀?”
“我啊,什么都行,当然吃鱼啦,鱼腥也得用酒送嘛。河虾蒸豆鼓,黄鳝炒油墨菜,姜丝滑鲶……好,就点这几样菜。都是寻常河鲜,店小儿,价钱不会很贵吧?”刘倚玉就象个美食家,说起来头头是道,比店小儿还显得专业。
徐凤仪觉得刘倚玉又点这么多菜,心中委实有点怪不自在,就劝说:“我们都不喝酒,该吃饭,多吃饭嘛。”
店小儿见刘倚玉是行家,当然不敢欺客,陪笑道:“不贵,你这顿饭二两银子还不到,放心吃好。”
刘倚玉就拍打桌子向店小儿催促说:“小二,快点啊!我肚子好饿哦!”
“好咧,马上就来”那店小二答应一声,便向厨房里面大声喊道:“三号桌,黄鳝炒油墨菜……赶快炒哦!”
徐凤仪见有不少客人正在打量他们,特别是在看刘倚玉,觉得这里也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等吃完饭了,就得马上离开。须尔,店小儿抱出一坛米酒,并把热气腾腾的河虾蒸豆鼓、姜丝滑鲶端上台面。刘倚玉笑哈哈问道:“喂,你们真能干,怎做到这样神速?佩服佩服!”
“这些常例菜,我们有备货,随点随有,要多少有多少。”店小儿呵呵笑道。
“哦,好!上酒。”刘倚玉双手捧碗,伸到店小二面前。那店小二陪着笑,替她斟得满溢。
徐凤仪和刘倚玉正忙着品酒吃菜。这时,一个抱着二胡的花白胡子老人和一个非常清秀的小妹子走进来了,刚好先来到徐凤仪的桌子前面。老人向徐凤仪打拱作揖道:“大爷,小老儿和孙女卖唱为生,给你们唱一曲好吗?不好听不要钱,要是好听的话,请赏两文,要不要吗?”
“这,好吧!”徐凤仪和刘倚玉他们也是孩子心性,喜欢听歌唱戏这玩意儿,听一下也无妨呀。况老人家挣这口饭吃也不容易,给人家一条生路嘛,反正用不了几个钱。徐凤仪稍皱眉头,就同意了。
那老人道:“那我们就来一段小曲,望郎歌,怎么样?”于是老人就在一旁拉起了二胡,那妹子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正月望郎是新年,我郎哥哥哦来拜年,等的是那一天呀,等的是那一年哟嘿喂。二月望郎郎不来,当搭个望郎台,姐在那台上望哦,郎从对面来哟嘿喂……妹子手舞足蹈唱着,甜美的歌声,让人陶醉。
一曲唱罢,掌声四起,客人都跷拇指称赞:“唱得好,唱得真是好哇!”
第七十五章 龙蛇江湖
刘倚玉喝了两杯酒,红晕爬上脸庞,昏乎乎的忘其所以,也动了唱曲的雅兴。她平日在家役使奴仆惯了,身上本来带有一种御姐的气质,也就是说她随着自己的性子意气行事,做事一点也不怯场。现在她借酒装疯卖傻,更加是放浪形骸。
“徐哥,我唱支山歌给你听,博君一笑,你要听不?”刘倚玉媚眼如风,有点儿带邪地望着徐凤仪吃吃而笑。
凡是男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女朋友讨好自己,给他几分颜色,长点面子。看着刘倚玉如小鸟依人一样向着自已,徐凤仪又喝多了两杯酒,听见刘倚玉愿意给她唱曲,他当然十二分情愿举手赞成。便乐呵呵道:“你就是骂我,我也高兴,何况唱曲?唱罢,不管唱得好,唱得不好,我都给你使劲鼓掌。”
刘倚玉只管讨徐凤仪喜欢,她才不管旁人怎么样看她,哪怕是把她当成风尘女子,她也毫不在乎。她叫老头儿拉着二胡伴奏,扯开嗓子唱起来。她的嗓音虽不敢说如黄莺唱歌,如雏鸟初啼,那甜糯糯的吴侬软语至少也别具韵致,惹人注目,侧耳细听。
在徐凤仪的使劲鼓舞下,刘倚玉旁若无人地唱了一首《临江仙》,歌词大意是:──检点子生宜守分,休贪眼底虚花。一泓秋水影蒹葭。种豆仍得豆,种瓜应得瓜。莫把人生作牛马,天公费尽差呀。床头无酒且须赊。我贫宜自慰,他富莫轻夸。
刘倚玉唱这首《临江仙》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劝徐凤仪珍惜眼前人,要安分守己,不要拈花惹草,否则会遭到报应的,所谓种豆仍得豆,种瓜应得瓜。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小心报应呀!刘倚玉心里很清楚徐凤仪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她知道徐凤仪能听明白她的弦外之音。
果然不出刘倚玉所料,徐凤仪红着脸扭扭捏捏替刘倚玉鼓掌,好象做错什么事一样,显得心里有鬼,底气不足。
刘倚玉得到徐凤仪的鼓掌和喝彩,高兴起来,探手入怀,拿了些碎银出来,送到老人面前的托盘里。老头儿见刘倚玉自家唱歌还给他打赏几两银子,连忙抱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