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页)
愤然离开布拉格大学,时间是1409年,出走的约有五千至两万人,数目着实不少。
出走事件使扎伊册变成光杆司令,变成胡斯的粉丝们包围下的孤岛。
胡斯的名望如日中天,他不仅成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更成为王宫的座上宾,与温塞斯拉斯四世“哥俩好、五魁首”。
也正因为如此,威克理夫思想在波希米亚以摧枯拉朽之势蓬勃发展,深受国人追捧。胡斯的粉丝也越聚越多,他们还有个响亮的专有名号——“胡斯派”(Hussites)。
可是,出走事件对布拉格大学和胡斯并非幸事。
大批精英的离开使布拉格大学从“211、985大学”沦为普通高校。
出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分散到欧洲各地,从而催生出莱比锡大学(University of Leipzig)等诸多学府,这也是天主教大分裂对近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之一。
出走者没有忘记让他们丢了饭碗的“罪魁祸首”——胡斯,于是便把波希米亚被异端控制的新闻广播到欧洲各地,胡斯也自然成了天主教会眼中散布“歪理邪说”的牛鬼蛇神,是威克理夫第二。
【宗教对立】
恰在出走事件发生的同一年,“比萨宗教会议”(Council of Pisa)隆重召开,会议的主旨是要选出一名新教皇,结束长久以来两个教皇对立的局面,结束天主教大分裂。
可惜事与愿违,教皇倒是选出来了——亚历山大五世(Pope Alexander V),不过此公的出现没能阻止分裂,反而制造出空前盛大的乱世——三个教皇对立。
教会的乱世恰是温塞斯拉斯四世所希望的,他和胡斯,以及胡斯的大量粉丝们纷纷倒向亚历山大五世。
迫于各方面压力,扎伊册也转而支持亚历山大五世。扎伊册老兄很会见风使舵,他充分利用政治氛围,在新主子面前大肆诋毁威克理夫思想,胡斯也成了他嘴里制造宗教混乱的罪魁祸首。
威克理夫思想是在抵制教皇的世俗权力,这是任何一个教皇都无法容忍的,得到胡斯支持的亚历山大五世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胡斯以及胡斯派成为三个教皇的共同敌人。唉,大祸不远矣!
同年12月20日,亚历山大五世发布教令,授权扎伊册全权负责*威克理夫思想的追随者。扎伊册这下因祸得福,咸鱼翻身,转眼间变成教皇面前的大红人。
胡斯跑到亚历山大五世面前极力辩白,可任凭他磨破嘴皮子,也无济于事。
作为钦差大臣,扎伊册工作得格外卖力。焚书坑儒在波希米亚上演了,威克理夫的专著全被焚毁,威克理夫思想被禁止传播。不但如此,亚历山大五世还把胡斯及胡斯信徒统统逐出教会。
好在以温塞斯拉斯四世为首的政府坚决支持胡斯。不过,宗教*还是在波希米亚部分地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此后的两年里,胡斯的大对头亚历山大五世和扎伊册相继仙游。随着两位老哥驾鹤西去,波希米亚的宗教运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亚历山大五世的接班人叫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此公的座右铭是:教皇,就要对别人狠一点。
他发布教令,号召十字军攻打支持格里高利十二世的那不勒斯王国。这份教令理所当然地在布拉格发布。
胡斯站出来极力反对东征,还编写了一份小册子宣传自己的观点:不论教皇还是主教,都没有权利以教会的名义参与世俗纷争。
受到胡斯的鼓舞,胡斯派焚烧了教令,这种做法直接把胡斯与若望二十三世的对立推向顶峰。若望二十三世毫不含糊,砍掉三名“胆大妄为”之人的脑袋。这三个人被认为是胡斯运动的第一批殉道者。
流血事件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宗教冲突再度升级。
温塞斯拉斯四世预感到情况不妙,便出来当好人,意图斡旋两家和好,若望二十三世也企图游说胡斯不要再闹事。然而,倔强的胡斯软硬不吃,不给任何人面子。
就在这时,布拉格的神职人员向若望二十三世告御状,大肆诋毁胡斯。若望二十三世则借机发飚,命令红衣主教毫不手软地对付胡斯。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胡斯派的残酷*。胡斯派岂会坐以待毙,奋起发动反击。胡斯也没闲着,振臂疾呼“至高无上的审判者不是教皇,而是耶稣基督。”
紧张空气笼罩着整个波希米亚,心急如焚的温塞斯拉斯四世赶紧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