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页)
现在还待在那里,受着无穷无尽的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他,我的一生会是个什么样子!
今天,我能活着回来,就已经是上帝给予我的恩赐了,比起那些死在苏联的同伴来说,我何其幸运,现在我除了想找到我的家人,与他们团聚外,其他什么都不去想了!”吕贝克中校接过赫曼的话,无比感慨的说道,眼神显得格外清亮和坚定。
我真的没有想到,与沃尔特的战俘生涯相比,他们几个人在苏联的日子是那么的艰苦,他们这十年来,真的是在过非人的生活啊!原本我以为沃尔特有时不经意间提起的美国人给他们“开小灶”已经是违反国际战俘公约了,可现在我才知道,与那些美国人相比,苏联人是最不遵守人道主义原则的战胜国了!
听完他们讲述的这些事情,我早已不再埋怨赫曼,甚至心里更是生出对他的无限同情,望着我们面前的这三个遭遇各异,但却同样遭受无数苦难的男人,我不由得抓紧了沃尔特的手,心怀感恩地深深地望着他。
沃尔特似乎从我眼睛里读出了我心里所想的东西,轻轻地在我脸上吻了一下,然后站起身对正兀自沉浸在各自情绪中的三人郎声道:“好了,我的朋友们,那些苦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从明天开始,把过去的那些不开心的,可怕的事情统统忘记,开始新的生活!”
我也站起身来,对赫曼道:“赫曼,你什么时候想好面对维罗尼卡了,就告诉我,我陪你一起去见她!我想她那么善良,一定会体谅你的苦衷,一定会原谅你的!”
赫曼抬起头来无助地看着我,良久才终于缓缓点了点头。望着赫曼,我不由得想到:维罗尼卡,你的冬天过去了,或许你的这个迟到了十多年的春天终于要来啊!
步步高
按照早在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时定下的退伍军人享受的各种政策,布维医生他们三人必须也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到各自的老家去重新登记注册自己的户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家给予他们的各种福利待遇,所以在我们这里住了没多久,他们就都陆续返回了家乡。
布维医生的家乡在斯图加特,与其他两个人的家乡相比,是离慕尼黑最近的城市,所以他走的也是最晚。临走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在沃尔特的帮助下去了慕尼黑各大报社登了寻人启示,还特意去了一次波兰,在华沙当地最大的报社里刊登寻人启示,与在慕尼黑登报时不同,他还专门附上了妻子的照片。
当时报社里的人听到布维医生的故事,纵然刚开始的时候,对他们这两个从德国来的人并没抱以多少热情,但到后来也都被布维医生的执着所打动,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免费替他登了报纸。
只是他们感动之余,也都说因为时间过去的太久,想要找到人的希望很渺茫。不过,布维医生似乎并不在意,意志也很坚决。对他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线索,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他妻子的坟墓,他也想找到她!所以,那些日子里,理解他想法的沃尔特更是只要自己有空,就帮着布维医生一起在附近的几个城市登报寻找。
吕贝克中校的家乡在亚琛,对于这个城市,我倒是并不陌生,因为沃尔特曾经在二战期间去那里参加过几个月的军官培训,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与比利时接壤的边境小城居然是在二战期间是第一个主动向盟军投降的,所以当时把希特勒气得暴跳如雷。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它投降的最早,所以与其他顽强抵抗盟军而造成巨大破坏的城市相比,它并没有遭受多大的破坏,当地的民众也都很少有流离失所的情况。所以当我替腿脚不便的吕贝克中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着他给我的他家以前的地址,跑去亚琛找他家人的时候,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
那是一个看上去相当老旧的居民区,因为没有在二战中受到很大的损坏,所以除了部分地方看得出是战后重新翻新过的外,几乎一切都还是保持着原样。当我试探着敲开地址上写着的房门号,把来意向开门的中年妇女说了之后,这个穿着朴素的女人瞪着一双震惊不已的大眼睛,用不敢相信的口气连续让我把来意重复说了好几次。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最后一次与我确认,得知吕贝克中校还活着的事实后,她当场就在我面前掩面大哭起来。
闻声而出的几个年轻人连忙从房中走了出来,不明所以的围在她的周围,还用怀疑的眼神朝我直打量。直到那个中年妇女回过神来,这才激动的将我请进他们家里。后来她的几个孩子知道了他们的父亲竟然还活在世上,而且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