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3 页)
上和太后的恩典,我们一家老少都搬了出来,还说不准会不会回去。其实,我们都没这个打算了。”
“那老家的房子呢?”
“都卖掉了。阿莽说,从此以后尽心力为皇上把事情办好,也不用想那么多。”
“阿莽就是懂事。”
太后说道。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都该向巨君学学才对。”
太后对淳于长说。
太后这么说,淳于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的样子。
“哎哟,太后,子鸿也是很能干的。巨君要多向他学习才对。”
王母说。
“我不是说他们不好,我是希望他们学学巨君那种做事总是有认真考虑的作风,他们常常就是冲动。做事会计划,这才是真本事,光靠冲动,那是做不成大事的。”
“谨遵太后教诲。”
淳于长说。
“做事要有头脑,要能够把事情做好,王朝才有希望呀。”
太后语重心祥地说。
“二嫂,你不知道呀。最近皇上沉浸于*,这让我很担心。他不仅迷恋赵飞燕,还把她的妹妹也接到宫里来了,整日和她们淫乐,我是担心他会因此把朝政荒废,误国误民,愧对了天下百姓,也愧对了列祖列宗。”
“但皇上宠爱妃子,这是人之常情,祖上也这样的,并非过错嘛。”
王母劝慰太后说。
“最可恨还是富平侯张放,把皇上带坏了。”
王母因为对事情不了解,没有敢接话。
“这个事情。子鸿,你得好好想个法子出来。我不能再让他留在朝庭里继续迷惑皇上了。他一定得离开。让他离开皇上。离开长安,让他到别的地方去。”
太后继续说。
“太后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做好的。”
淳于长回答道。
刘骜登基时已成年,自登基以来也表现得很有作为,王政君从不想干预朝政,但这一回,她担心儿子会因为女色而荒废朝政,如果成为像纣王那样的人物,那真是无颜面对天下。她明白当男人为女色迷惑时,恐怕10头牛也难以拉回头。如果现在再不打住,那将来会是怎样的,她都不敢想像了。所以,得尽快把张放赶出朝庭。
“我也不是反对你娶小妾,我只是想提醒你们这些年青人,不要沉迷于情欲中,要有所节制,不能耽误正事了。”
“谨听姨娘教诲。”
淳于长说。
“子鸿要娶小妾了?”
“是呀。”
太后说。
“那恭喜呀。”
王母说。
“新娘子是谁呢?”
“是许皇后的妹妹许靡。”
“这好呀,又亲上加亲了。”
“希望舅母到时来参加外甥的婚宴。”
淳于长邀请舅母说。
“一定。一定。这样好的喜事,当然是要参加。”
“子鸿,你先回去吧。我还要跟你舅母说说私房话。”
太后对淳于长说。
“好的。”
淳于长行过礼后便告退而出。
一眨眼,进宫也40多年,那曾在委粟里生活过的小姑娘,早不存在了。不过,听到王母前天才从委粟里出来时,勾起太后心中的一些回忆,便留下二嫂谈谈委粟里的人和事。
王母告诉太后,她曾认识的一些人,许多已经不在了,有些故世了,有些离开了。生命生生不息,更多的是她不认识的人。不过,虽然有许多人她不认识,但年轻的一辈,还是听说过她的故事。因为老一辈的人,尤其在夏日乘凉时,就爱讲讲太后在年幼时的趣事。
“呵呵。”
太后笑了一下。
“孙大哥还在吗?”
“还在。他现在是里长了。孙大叔也在。”
“是吗?那他现在年纪应该好大了。”
“是呀,大家都叫他孙太公,是孙家人最长辈的了。我们来之前还请他一起吃饭。他还能吃大半碗,身体满好的。”
听闻自己认识的一些故人的事情,想起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太后不禁有些伤感,眼睛也湿润了。
“他们都要我转达他们对太后的祝福,祝愿太后万寿无疆。”
“他们真是很好的人。”
太后说。
王母想告退,但太后留她吃过午饭后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