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1000元,并不是没有可能,但这样做必须要让股价不断地保持除权,像新疆机构的那几只股票那样保持一个相对低的价位,否则一旦下跌便无法控制。”章子良也是股市老手了,乔锋一语便让他洞悉了其中关键所在。他叹道:“太行一定不会同意你这个见解,他就是想让金凤凰保持沪深市场股价第一的位置。”乔锋说:“这种做法是在作诗,不是在炒股票。你最好与太行好好商量一下。这样下去,股价升得越高,资金链拉得越长,危险也就越大。”
章子良显然对作诗不感兴趣,他也没有耐心与太行商量,面对着电脑苦苦思索,思想斗争得非常厉害。恰逢这时,天边红事件被曝光,股价大跌。天边红神话彻底破灭,对章子良刺激挺大,他终于决定要全身而退,不能再把自己绑在太行的战车上。
太行最早听说章子良出货是五、六月间,有人跟他说:“章子良现在隔三差五从营业部提走现金,每次都是1500万。”太行当时不以为然,还开玩笑说:“他怎么这么喜欢钱,那么多现金他拿得动吗?也不怕抢银行的人去抢他。”
到了10月,太行又获知了另一个坏消息:他资金链中一个重要人物皇甫村受一位行长经济问题的牵连,被检查机关查处了。原因是那个行长私自挪用信贷资金交给皇甫村炒作金凤凰的股票,按市场上的行话说,这叫开了“老鼠仓”。“老鼠仓”本身的违规当然不会被太行看成“问题”,关键是皇甫村的“老鼠仓”涉资甚巨,多达数千万元,一旦进入调查就会被强行平仓。太行担心平仓对股价造成的连锁反应。更让太行不安的是,他知道在自己统领的公司中,像皇甫村这类的“老鼠”绝不在少数。这种漏洞应该尽早清除。
太行好像被这件事整糊涂了,接着做出了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决定。他下令在金凤凰集团内部查“老鼠仓”,要求所有子公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在太行发出通知后的次日,偏偏市场出现了突发利空,境外股市暴跌,影响了国内投资者的信心。早上开盘没几分钟,在一些“老鼠仓”出货开始后,金凤凰却突然有强大的抛盘杀出,股价跌到85元以下。章于良看到金凤凰出现了大抛盘,以为是股价挺不住了,便改变以往温和性质的减仓行为而变为不顾一切的抛售。开始的时候,内部的人还以为是震仓,因为按原计划要在节前把股价收到88元以上。集团北京总部的所有资金全部打光,总共成交220万股,股票跌停。
市场的变化让太行猝不及防,更加失去了冷静。他也怀疑是章子良在雪上加霜,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他遵守协议。他给章子良打通了电话,告诉他一些重大的重组项目已经进入尾声,为了共同的利益要遵守协议;现在这只股票牵涉的面已经非常广了,出了问题大家谁都兜不住。章子良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我不想再发神经了,也不想再玩这无聊的游戏了。我答应给你的已经给你了,咱们各听天命吧!”太行在电话里冲着章子良怒吼:“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脾气暴躁的章子良这时却很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我已经放出了我手上大量的股票,现在已经不可能收手了,因为我不想跟你一起完蛋。”太行对章子良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义愤填膺,忍不住骂道:“你是个小人!”章子良不屑地回话:“就算我是个小人吧!但我已经没有兴趣再听你讲市梦率的故事了。我只知道股票买进后要卖出才能赚钱。你还是去做你的诗人吧!”太行怒气冲冲地摔了电话,气得全身都在颤抖。
当天下午,太行给他的律师打了一个电话,问如果章子良失控该怎么办。律师在那头半天没说话,最后才吞吞吐吐地道:“你有没有把事情的严重性跟章子良讲清楚?”太行这时已经完全明白律师的意思,他长叹一声:“跟个农民有什么道理好讲。”
太行挂断电话,就吩咐秘书谁来都不见,谁的电话都不接。他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脑海里尽是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与画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行身上一片冰凉,而额头上却挂满汗滴。他清楚,最严重的后果已经不可避免了。
过了几天,有消息传来,章子良已经去了香港。而这时,凤凰系
股票已经齐刷刷跌到第三个跌停板了。太行好几天没露面,当他再次出现在公司时,谁都没法从他的模样上看出他就是那个曾经操作过数十亿资金的股市大鳄了。短短几天工夫,他的腰伛偻下来,满脸疲惫。
太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下了一份离婚协议书,签上名字。然后他先到银行把自己所有的流动资产划到了赵熙的账号里,把离婚协议书用特快专递寄往上海。 太行回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