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游圣地,曾享有“东方的瑞士”之美誉。克什米尔夏季凉爽,空气清新。它那高入云霄的雪景、低深的河流、汹涌的小川、平静的湖泽和奇异的花果引得无数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克什米尔地区以农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等;刺绣、地毯、石刻等手工制品颇负盛名。
由于印巴分治后一直在克什米尔冲突不断,目前克什米尔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克什米尔地区的雪山、冰川及流经克什米尔的印度河等均受到严重污染,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和农作物的生长都面临直接的威胁。
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8月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土邦王为信仰印度教的哈里·辛格大公,当时他在是独立还是加入印巴问题上尚未作出最后决定。1947年10月,当骁勇善战的帕坦族军队从巴基斯坦西部边界地区突入克什米尔时,哈里·辛格不得不作出抉择决定同意加入印度。印度随即迅速派遣军队进驻克什米尔。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印军把帕坦人和增援的巴基斯坦军队推回到紧挨着克什米尔谷地的西部地区。
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它起自查谟和阿克努尔的西边,蜿蜒向北,到达蓬奇和乌里的西边,向东转弯到达卡普瓦拉北边,然后到达格尔吉尔正北的一个山峰。这条线向北拐,直达没有划定停火线的锡亚琴冰川地区。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印度常年部署有12个师,巴基斯坦则驻防有17个师,形成军事对峙状态。
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在加入印度后不久被其反对派———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会议党领导人谢赫·阿卜杜拉取代,后者领导了第一届查谟和克什米尔紧急状态政府。印度给予其管辖的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即印度只负责克什米尔的国防、外交和交通,其他方面均由当地自治。1953年,阿卜杜拉因主张独立被印方投进监狱,其位置由亲印的政治力量代之。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阿卜杜拉再次复出执政,并极力维护克什米尔的自治。1977年,克什米尔开始实行民主选举,阿卜杜拉领导的国民会议党赢得邦议会的多数议席。1982年谢赫·阿卜杜拉辞世,其子法鲁克·阿卜杜拉继位,开始疏远英·甘地政府,遭致打击,1984年失去克什米尔首席部长职位。1986年在拉·甘地执政时复位。1990年克什米尔实行“邦长统治”后,邦长贾格莫汗直接控制了该邦。1996年10月,印度决定在克什米尔成立民选政府,法鲁克·阿卜杜拉重掌权柄,组阁执政,直到现在,也一直由阿卜杜拉家族把持着朝政。印控克什米尔的主要反对党是“泛党自由大会”,该党主张查谟和克什米尔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虽然被划分成两部份,一份属印一份属巴,但也还有第三股力量存在,那就是独立派。当年的哈里,辛格王在临终时后悔不已,后悔没有在大国的支持下直接独立,闹得现在一个克什米尔被分成两块,国不国家不家的。辛格王在临终时嘱咐后世子孙,一定要抓住机会,把两块克什米尔统一起来,成立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王国。
现在,虽然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辛格王的后代仍念念不忘成立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王国,也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他们也知道,没有大国的支持,单凭他们的力量,是掰不开那两只牢牢地捏着他们的手的。
但是,在这近一百年的大国博弈格局中,克什米尔一直无足轻重,而且,这地方除了一点旅游资源之外,什么都引不起大国的兴趣,她不像中东,有丰富的战略资源——石油,也不像马六甲海峡,是一条扼守咽喉的战略要道。
机会终于来了,山姆有一天突然在地图上发现了克什米尔。不由得惊喜不已,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一样,他发现了克什米尔的战略价值。
第十节 克什米尔公主 二、魂断斯卡都
10、克什米尔公主 二、魂断斯卡都
山姆灵机一动,如果扶持克什米尔独立起来,这不等于在中国的后院烧起了一把火,将更加有助于美国对青藏高原的占领,而且一举三得,即可牵制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可在南亚培育出一个亲美的国家。想到这,山姆不由得大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