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隆庆开关(第1/3 页)
隆庆元年,明穆宗继位!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地方官员上了新的领导也会大开阔斧的改革一番,以示自己的能力,更何况这当今皇帝。
对于已经持续了两百来年的明朝来说,新皇登基似乎已经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毕竟在他前面已经有十一个皇帝了。
可是对于漳州的人来说,这位新上任的皇帝却与他们息息相关。
只因为他刚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漳州,更准确点来说,是烧到了漳州月港。
月港是一个小地方,在明穆宗继位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一个小渔村。
但是现在,这里却成了整个漳州,甚至是整个东南沿海一带的香饽饽!
而改变这一切的,就是明穆宗。
遥想当年,明朝开国之初,正值日本南北朝内战,日本国内的“浪人”和流民趁乱逃到了明朝沿海一带,对沿海一带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侵扰。
同时,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也逃到了海上,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勾结日本人,侵扰浙江、福建沿海一带。
屋漏偏逢连夜雨,外在的麻烦已经很多了,境内却还有一些闵浙大族为了谋取私利,频繁与倭寇勾连,进行走私活动。
本来按照朱元璋那杀人不眨眼的性子,这些跳梁小丑在他老人家面前舞刀弄枪的早就被乱棍打死了。
可偏偏此时被击溃的元朝残余势力逃到了蒙古,试图在蒙古休养生息,以待东山再次!
这股潜在威胁就如同一根刺狠狠的扎在了朱元璋的心中,同时也扎在了后面好几位皇帝的心中。
在有限的财政下,他们将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付北方的边患上面,而无心对南方的海寇进行打击。
所以,为了用最小的力气,干最大的活,从朱元璋开始,就颁布了一条法令。
“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这就是贯穿了明朝整整两百年的禁海令,根据禁海令规定,所有官民严禁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同时也开始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削弱在沿海一带劫掠的倭寇和那些反明势力,同时提高朝贡贸易的政治地位。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这禁海令的颁布严重的阻碍了明朝的发展,并且加剧了地方和中央的冲突!
有句古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闽浙一带的居民本来就是挨着大海,这靠水吃水,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了生物学了,更遑论是现在呢?
所以,这禁海令等于将沿海一带的居民生活方式直接打回远古时代了!
这让已经在海上做了那么多年生意的人如何肯答应?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
在严苛的法令和巨大的利益面前,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利益追逐者,他们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不断的在大海上面折腾,收揽钱财!
一时间,走私之风流弊,更甚从前!
而禁海令的颁发不仅是触动了平民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毕竟海贸是有着高昂税收可以收取的。
此外,在走私贸易的链条当中,这些官员也是“被打点”的存在。
当整个走私过程畅通的时候,这些商人还是秉持着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规矩矩的进行商业活动。
只有当他们受到打压的时候,才会化商为寇,所以从本质上将,海商与海盗都是同一群人。
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同时提高自己的收入,闽浙一带的士大夫对于海禁政策一向保持抵制政策,甚至演变为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这种争斗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被平定之后,才陆陆续续的有人提出了开放海禁的想法。
明穆宗继位后不久,,福建巡抚涂**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明穆宗及朝廷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关系,使得这一奏议得到批准!
自此,持续了两百年的禁海令在漳州月港这个地方得到了解除,是为,隆庆开关!
“茂子哥,还看书嘞,王掌柜吩咐的事儿你可完成了?”一道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将林茂的思绪拉了回来。
林茂放下手中的《杂文通纪》,转过头来,一个趴在门框上的瘦削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他的表弟林邑。
“他差人寻来了?”林茂双手压在书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