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页)
许薇姝这边,自然也早就得了信。
这次万岁爷特别雷厉风行,他携二十万大军杀回了京城,说是杀回京城,可忠王那儿,早在万岁回京的第一天,就树倒猢狲散,所有忠王手下的将领倒戈的倒戈,被拿下的被拿下,轻轻松松,一下子让天下臣子都明白,老虎虽然老了,可一日虎不死,他就还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猛虎。
小虎崽子们,心眼再多,也比猫强不到哪里去。
这里面或许有惊险的斗争,可外面的人看不见,他们只知道皇帝回京了,皇帝立太子和太孙了,天下太平!
消息一传来,宝琴和玉荷她们,就像是从天上掉下一块儿大宝石,差点儿把自己给砸昏过去。
“……太孙?”
她们从没有想过,安王能当太孙。
安王身子骨弱的事儿,不说天下人都知道,可在京城不是什么秘密,再说,人家福王,不对,太子殿下有嫡子,自家王爷不是嫡出,也不是长子,最多能说是太子殿下的爱子,怎么就越过嫡出兄长,被立为太孙?
这可不是闹着玩,因为是万岁爷立的太孙,就算将来太子登基,偏爱别的孩子,可只要安王不出错,他就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太子,未来的继承人。
玉荷她们欢喜得不行,所有人都喜得冒泡,许薇姝是早就收到了信,到不怎么惊讶,方容那人的图谋,她也不是今天才看出来,就算他篡位,也不是多稀奇。(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到来
说是太孙要来江南,可也不是立时就能到的,又过了两个多月,才得到准确消息。
太孙的车驾确实已经进了江南地界。
人马还没到宁县,整个宁县就一派热闹景象,绸缎庄日日接到大头生意,各地的绣娘天天赶工,好些人家都裁制新衣,街面上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天天有人洒扫,连那些小摊贩也早都不许随意摆放。
好在县令是个脑子清明的,没做直接不许人做买卖的事儿,只是提了几句不许高声喧哗,派出衙役日日巡逻。
因为这件大喜事,连大牢里的犯人都多了几顿肉吃。
太孙驾临,在这座小县城,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就是万岁爷御驾南巡,也没来过他们这一块儿。
许薇姝每每一出门,入耳的多是谈论这个。
外面还有人说,宁县大户,还有县太爷,周边郡县的那些官员,寻了好几个美人,想要调、教好,到时候进献上去。
今天风很大,许薇姝带着玉荷去徐峰娘那儿吃刚出炉的糕点。
论起点心,许薇姝身边的厨娘做得也好,但江南这边风味不同,徐峰他娘亲做了大半辈子,做出来之后,味道极佳,她也吃过两回便惦念上。
徐峰他娘亲一听说娘娘爱吃自己的手艺,当然高兴得不行,但凡做了新鲜吃食,就送去给娘娘品鉴。
两家走动得多了,许薇姝也就主动登门。不怎么客气。
正吃着,外面就来了客人,她也没和徐老娘见外。自己带着丫鬟们研究糕点,让徐老娘出去见人了。
来的是徐秀秀,还有她的母亲。
桌子上的茶水续了两回,徐老娘心下叹息,忽然觉得有点儿烦躁,她向来好热闹,也乐意帮衬亲戚。可今天也不免很想把这人赶出去。
要她说,徐秀秀那张嘴,就是随了她的娘亲。
“听说太孙以往出门。都不中意那些瘦马,喜欢良家女子,好些人家的女儿都找门路想要……咱们家秀秀今年十六,你瞧瞧她这模样。不也挺会长的。眉眼都挑着咱们徐家人的长处长,人也伶伶俐俐的,不比那些个小门小户的丫头强?”
徐老娘:……
她们家也是小门小户,徐秀秀大字不识一个,也就绣活做得还行,比起人家琴棋书画培养出来的小户千金差了十万八千里……不对,这个和她有什么关系?
“老姐姐,您在咱们宁县。向来有面子,朋友多。这种时候,总要表现表现,太孙殿下来了,不招待好怎么能行?你就荐了咱家秀秀过去,将来秀秀要是有大造化,肯定忘不了您老人家的好处。”
徐老娘:……
她家里住着王妃,然后她上赶着给王爷找女人?
徐老娘瞠目结舌,忍不住扫了徐秀秀一眼,再想一想自家王妃的容貌……连忙轻轻给了自己一嘴巴,都胡思乱想什么,这也是能相提并论?连琢磨一下也觉得亵渎!
偏偏徐秀秀居然没觉得这个主意怎么不靠谱,脸颊飞红,虽说低着头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