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页)
但许薇姝不知为何,总觉得这里面应该有点儿问题,不过,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她晃了晃脑袋,就不去多琢磨。
终于到了京城。
马上浩浩汤汤进门,隔着窗帘,道边老百姓跪了一地,赵三过来见礼,低声道:“娘娘,老奴先回王府通报一声。”
王妃回府,那肯定要正门大开,所有人迎接,不能灰溜溜地回去,就钻了小门。
这是规矩。
许薇姝很随意地应了声,反正方容还没到,她也不着急。
赵三得令,赶紧快马加鞭去王府,一进门就瞧见杨木也在,登时吓了一跳:“咦?难道王爷回了?”
杨木摇了摇头:“没。”
赵三顿时奇怪,杨木是王爷身边得用的,向来跟在左右,怎么这会儿到先回府了。
不过,他也顾不上细问,赶紧吩咐下人们收拾。
王府早就得了信,正忙着挂上红灯笼,收拾园子,所有的树木都要修剪,还要系上彩带。
他四下看了看,居然布置得相当不错,很规整,脸上也露出几分满意。
“这帮小的到是越发能干。”
“雯姑娘吩咐过,务必要在王妃回府前,把王府收拾干净。”
杨木身边一个小太监很得意地笑道。
赵三顿时转头,盯过来,看着杨木的脸:“雯姑娘?”
杨木皱着眉头,极为清晰快速地吐字:“王爷让我从江南把一个姑娘送回王府,交代他和王妃不在期间,府中一切事务,由这个姑娘做主。”
有那么一瞬间,赵三以为自己的耳朵坏了,转头就仿佛看见了晴天霹雳。
不知道王妃回府,会出什么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兆头
赵三翻来覆去地琢磨,来不及问这个雯姑娘是怎么回事儿,一咬牙道:“先瞒着,迎了王妃进府再说。”
他们几个商量了商量,也只能先瞒着。
可转念一想,这事儿怎么可能瞒得住?从靖州跟来的那些个下人,恐怕不说对王妃比对王爷更用心,也相差仿佛,在这座王府里,谁敢瞒着王妃什么事儿?
赵三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儿,竟不知如何是好。
若是换了旁人家,别说是个王爷,就是个寻常富贵人家男主人带个女人回来,那也不算大事,至少用不着下人为难,当家主母便是心里嫉妒,聪明的也不至于闹将起来,让自家男人不好看。
但在王府,王爷可向来不和别的女人瞎掺和,就说府里的小妾,赵想容赵姑娘,在府里就没一次和王爷碰过面,王妃没克扣她的用度,锦衣玉食也说得上,但要见王爷,她自己都不敢提。
尤其是现在,王妃在靖州辛辛苦苦替王爷善后,筹备粮草物资,应付那群西北军,费了多少心力,如今心心念念想早日与王爷团聚,来到京城,若是知道王爷悄没声地先送了个女儿过来,还让人家管家……赵三自己都替自家主子头疼!
“赵总管,王妃到了。”
赵三也顾不得胡思乱想,忙开了大门,迎王妃进门。
许薇姝累了一路,也没多想,简单让玉荷打发了来迎接的宫人们。分了红包,就回屋去。
宝琴和玉荷两个忙着把从靖州带来的东西入库,也安排赵想容她们住下。
结果一去库房。宝琴就怔了怔。
看库房竟然是个陌生人,差不多三四十岁的嬷嬷,一见她们,十分殷勤,还主动拿钥匙开了库房的大门。
宝琴:“……”
王府库房的钥匙,除了王妃有,让宝琴管着。再就是王爷有一把,本来负责看库房的是王爷身边的张嬷嬷,是跟着从福王府出来的老人。以前做过两年王爷的奶嬷嬷,虽说时候不长,但为人老实稳重,深得王爷的信任。当时去靖州。因为她老人家腿脚不好,年纪也大了,便留下来还看着库房……怎么才去了趟靖州,这人就换了?
心下疑惑,宝琴就皱眉问道:“敢问嬷嬷,张嬷嬷人呢?”
“我们雯姑娘问了问,她老人家的孙子在京城开了间茶楼,生意极好。就放她老人家出去享清福,张嬷嬷的年岁毕竟太大。守库房这种差事,太耗费精力。”
这人说话瞧着客气,可宝琴还没感觉出来,玉荷就觉得身上发毛,此人总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她在宫里,没少见这类人,都是老油条。
玉荷想了想,还是先让人把东西搁王妃的私库里去。
不是她们小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