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页)
对你的生杀之权。”
江云一头冷汗,低头道:“是,弟子知道了。”
继续埋头写了几笔,看去,这才抄了一遍?还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遍。
江云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遍之后,倌思情并不放过,吩咐道:“呈上来让本座过目。”
当即有个掌刑堂的真传弟子,拿着江云的抄写,递给倌思情过目了。
江云一阵心虚,以为要被数落一顿了。
却是不料,皱着眉头过目的倌思情,看了一会儿后倒是容色稍缓,最后说了句:“也只有你个杀才,能写出这样的字。虽从书法的角度来说极其难看,犹如狗爬,但是简单干脆大气,倒也有些优点,似乎从侧面反映出了你的性格。兴许以往本座对你有些偏见,现在给予纠正,会对你继续观察。”
江云挠头中,倒也说不上喜欢倌思情这家伙,但是同时也想到了程思怡对她的评价:她未必有多坏。
第176章关于太上的传说
“师叔教训的是,弟子受教。”江云这才乖乖的点头,心态放平稳了写。
自打对倌思情这家伙的抵触心态少了一些后,很奇怪,江云再次抄经的时候,就不那么艰难了。虽然还是郁闷,却真的比之前好多了,进度要快些。
尽管对于一万遍的总量来说几乎等于不进展,不过总是好了一些。
注视江云一下,感应到这小子态度端正了些,倌思情的容色又缓了一分,虽然没有减轻对江云的处罚,但是不太盯着江云了,又拿起了手边的古卷阅读。
她看的并非是蜀山的典籍,也不是什么神秘功法,同样是一卷《道德礼仪真经》,正是出自昆仑境的信仰:太上道君之手。
见作为巨头之一的倌思情,都那么认真对待,江云的态度再次端正了些,也就不小看抄经了。
根据九境天下一直存在的传说,太古时代有一奇人,于世俗中一介白身,以“道德礼仪”为论,创道立说,其后以零修为之身,获神物“天青牛”之垂青,然后,天青牛驮着这个零修为的凡人,走了一条充满艰险之天路,成功避过所有修者应该面对的天劫地劫,出函谷神域而飞升。
以零修为,避开天地大小劫飞升,借此直接获得跳出轮回之外的“仙体”,此举则被称为“瞒天过海”,而他所走的路,也就被称为了“道”。
此等匪夷所思的事存在于太古,无法考证是否真实,但所谓空**不来风,既有传说,应该有其背后之深意。由此,则反证的《道德礼仪真经》的特别之处。
其实对于江云来说,更倾向于相信这个太古传说,毕竟,蜀山祖师爷唐玄机之经历,也和太上道君有相似之处。
玄机爷虽然不是零修为,但也是以低修为之身静坐蜀山二十年,观其天地之像,而后领悟某种法则之力,成就真武秘技,进而开宗立派。
由此进一步证明了一种要点:修为可以通过修炼慢慢积累,但隐藏在天地之间的法则之力,积累不出来,必须依靠悟,那是一种心路的修炼。
比如不论是从真武拳演化出来的真武八星构架,玄武构架,还是从真武决中演化出来的“化腐朽为神奇”构架,这些有个特点是,练不出来,必须依靠悟。有个共同点是:这些神通都不是来自江云的本体力量,而是看破某些法则之力后,从天地借来的力量。
也即是说,要从乾坤借法,必须看懂天地乾坤的某些结构,能够和它们沟通,否则它们为毛借给你而不借给别人?
神通神通,能解释清楚的就不叫神通,意思是看破了某些玄机,可以和神沟通,此后借来神之力量,就叫神通。而本体的力量是自己的,不用通过谁,所以不叫神通。
脑袋里有些似是而非的混乱思维,江云虽然暂时不知道道德经的神奇之处,但是也多少愿意怀着一些虔诚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该死的经文了。
于是抄写第一百五十遍的过程中,江云多少有了一些心得,从这些字里行间,又似藏头诗,又似某种领悟,江云总结出了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把自己领悟的东西,回念了两遍,江云面色一变,心中大骇:果然,道德真经非同小可。那一奇人于世俗中,白身创道立说,获天青牛效忠,是有些玄机在其中的。
仅仅只是这句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一种天地的隐藏法则,而实际上,正是当初江云的种植法则。
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是:某种东西多了,就把它砍了,把砍了的这部分,给缺少这些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