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鹊始族
(读者,从这一篇开始,我们读原文,请准备好原本山海经作参照)
这一篇讲述一支古老的原始氏族人采集迁徙的故事。这篇故事依据这支始族的祭祀辞。讲述始族经历的祭祀辞在今天叫作史诗又叫作祖先歌。
有一条古河道叫作济水,济水在今天的黄河道上流过。这条济水已经堙没在黄河的河床下面,或者说是黄河道的古名。又有一条水在今天的地图上标记废黄河。废黄河是从黄河分支流向淮水的一道水流。一支叫作鹊的始族在济水和废黄河之间生存着。这块地方叫做古河道。在鹊始族时代,济水和废黄河的地方是大片的水域,对这片水域,鹊人叫做西海。有丽鹿之水流向西海,就是说鹊人生存在在泰山地区,这里是山东丘陵的西坡。
这是一篇记录鹊始族的史诗。鹊始族在古河道地区生存着,繁育着,使用古老的鹊方言。
在泰山南50公里,一个叫作大汶口的地方,出土了遗址。这就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人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千年以后。在大汶口人时,黄河海沟已经淤积成了陆地,而在鹊人时期海沟正在淤积。可知鹊人是大汶口人的祖先时期,早了大汶口人不止千年。
鹊人从招摇这一支分支来到古河道,这一支分支也就将自己的领地叫作招摇。招摇是个没有伤人的野兽,食物又充足的地方,鹊人确实找到了理想的住地。在这块地方,栖息着白耳朵的猴子,凡是有猴子栖息的地方一定没有伤人的凶兽,而且,猴子的食物也是鹊人的食物。
在招摇这块地方,还有叫做祝余的植物,是一种灌木。祝余的嫩叶可以吃。祝余,又叫诸余,唐以后叫做茱萸。有一首唐诗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知,祝余在古河道普遍生长。
还有一种树叫做迷榖,是这个地区通常的树木。穀树是什么树呢?在今天,常见的树有杨柳松柏,在6千年以前是穀树。在今天这种穀树可能在我们身边,只是语言的原因,无法知道是哪一种树。
鹊人在这里住下来,搭草苫,挖地穴,采嫩叶树果,捡拾小虫子。几百年过去了,鹊人发生了几次的分支,领地不断扩大。
山东丘陵的古人口有2个来源。1,山西芮城人的后代至少在几十万年里向东迁徙,成为了山东丘陵的土著。2,距今万年大洪水时期从桑干河向南迁徙的东夷人。这部分人口集中在丘陵的北坡和东坡。在今天已经知道,至少距今八千年有村落出现,基本的词语开始形成,古汉语起源于太行人(从磁山到濮阳)。从语言看,鹊人与太行人亲缘,是最早与太行人融合的芮城人后代。
总之,鹊人在招摇时期组成了村落,能够讲述自己,但是还没有崇拜,是在“辨识环境”的阶段。
文中说:
“食之不饥,食之善走,佩之不迷,佩之无瘕疾”,表明鹊人对生活环境有了朦胧的认识。
招摇……堂庭……猿翼……杻阳……鹊人发生了不少于10次分支。如果始族百年发生一次分支,那么,十次分支就在千年以上。因此可以知道,鹊人在古河道地区生存的时间不少于千年。
不少于千年的时间,不少于10次的分支。我们的祖先,鹊人一定有很多的事情向后代讲述,而且,每一支分支始族都有自己分支的祖先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份综合资料。下面作一些词语的解读:
猿翼山:猿,是猴。翼,是鸟。猿翼山就是猴鸟山。招摇和堂庭是方言的音译词,猿翼是方言意译词。
腹虫:就是蛇,腹虫是对蛇的翻译。虺:也是蛇(蛇的古汉语方言还有龙)。不长的话出现了这么多同义词,说明了多种语言(方言)发生了融合,说明了在长的时间里多个方言的始族汇合起来。
经过了千百年的岁月,西海已经淤积成了湿地,成了河网地貌。鹊人的领地扩大了,能够到水边去。但是,对于不常见的龟,虫,蛇,木还是很害怕,巫传达祖先的警告:
“不可以上。”
这是原资料的话,不要到有野兽的地方去,不要走出领地。鹊人的话很出乎我们的意料:既然是猴鸟栖息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上呢?可知这是鹊人祖先对后代的警告,那时候不是猴鸟迁徙的环境。在千年的时间里,祖先的话流传到猴鸟栖息的时期。杻阳分支不敢深涉水域,他们说旋(玄,黑)龟出没在怪水里。
鹿蜀:古时有麋鹿,又叫四不象,在水湿地栖息,在今天野生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