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官晋级,显示了政学系的高度政治运作艺术。小蒋由一个副处长一跃而为江西第四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军政一把手的地方官员,获得一块供他实验的政治试验田,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政治生涯。
从重庆回到江西泰和的小蒋,开始谋划去赣州上任。当时南昌已经被日军占领,江西省级领导机关已搬到吉安泰和,对赣南鞭长莫及,被认为是江西的“化外之区”。全专区共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赣南、定南、全南、上犹、崇义、安远、寻邬等十一个县,面积达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的大小,略逊于台湾。蒋经国日后在台湾当上国民党政权的“总统”,辖区不过万平方公里。
前面说了赣南当时的军政矛盾很深,其实经济和社会情况也不好。赣南地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加上连续四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破坏之惨为全国之冠。特别是1934年秋,红军撤离这个地区开始长征后,地主恶霸重新回到家乡,掌握农村封建旧势力,与官僚军人相勾结,形成了新的残民政治基础。《蒋经国传》的作者江南说:“如果简单地勾画,赣南的丑恶图画,大概是这样的:官员们贪污腐化,非但不是社会秩序的建立者,而是破坏的先锋;捐税任意征收;兵役成为公开买卖的行为;烟馆和赌馆在官吏们的掩护下开设,械斗可以公开进行;人民中的大多数是文盲,对于政治的认识,依旧停留在绅权和神权的阶段。”
对于这样严峻的局面,蒋经国在精神上是有准备的。他从重庆一回到江西,就着手筹组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的班子。他认为有两个职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保安副司令,一个是专员公署的主任秘书。蒋经国决定让原保安处副处长吴骥当保安副司令,莫斯科“中大”同学徐君虎当主任秘书,原督练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调到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继续留用,少部分遣送回家或另谋出路。以后,蒋经国又陆续邀请几位过去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到赣南专员公署帮忙。其中之一是黄中美,莫斯科“中大”同学认为他曾经替苏联特务机关“克格勃”当线人。黄中美出任小蒋的主任秘书,兼负成立情报网的任务。周百皆和俞季虞两个“中大”同学出任科长,另一位同学徐季元则担任缉烟科科长。曾被下放到西伯利亚劳改营的、“托派分子”屈武,也到赣州任职。同时,蒋介石命令他在黄埔军校的得意门生胡轨,也到赣州辅佐小蒋。蒋经国指派胡轨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干事长,日后胡成为小蒋亲信股肱。
看得出来,小蒋当专员初期的干部班底主要是他在莫斯科留学时的同学,和他在江西保安副司令及新兵督练处长职位上结识的人,后来才是他在赣南自己培训的亲信骨干。
小蒋一家从泰和乘长途车抵达赣州时,赣县人口大约10万人,城里一条大马路——南市街,两旁是经年累月炊烟薰黑了的骑楼式砖房。黄包车在石子路上颠簸,街上还有一座醒目的九层宝塔。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蒋经国一行来到赣州城西西津路米汁巷,正式接管了赣南专员公署。接管非常简单,刘专员“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一颗专员公署官印,此外几乎一无所有。当然人还是有的,前任内的两位科长和一些职员,蒋专员还是留用了。例如,后来在台湾担任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的范魁书,就是刘己达任内的科长,又是复兴社分子。由于他表示效忠小蒋,以后确也兢兢业业,一直得到重用,成为赣南“太子派”的第一批老人。
那时,专署设在赣州市城西西津路天花宫对面米汁巷一号,是清代府台衙门的旧址,也是历任专员的旧衙门。大门原在景风山,因为进出不方便,不知是哪位专员把靠近大街的后门改成正门。至今后门横额上还保留“景风山”三个字。虽然新近经过修缮,但仍然显得陈旧、阴森、落寞。
当年大门是铁栅栏,左右可以拉开,没有设置警卫,每晚10时由传达上锁,星期天延长到12时,方便干部们探亲访友,看戏看电影回单位。进入大门是一条石子路,到机关正房约有50米。四周围墙都是就势利用附近房屋联结而成,既有公房也有民房。正屋背后有棵近百年的参天古树,覆盖面积很大,每晚栖息着数百只长足长嘴、骨瘦如柴的鸟儿。天刚微明,鸟儿叽叽喳喳,吵得寄宿专署的人无法安睡,不用司号长刘漠云吹起床号,人们听到鸟声就拉开电灯,穿衣起床。在院内住的人不多,只有20人左右。
在大树旁竖有旗杆。蒋专员每天早晨要在这里对干部点名、训话,举行升降旗仪式,若无话可训,就带队到赣州公园早操。
在赣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