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算趁机一显身手,就欣然应邀。中和四年(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万,自河中南渡,连败黄巢军。黄巢骁将尚让见势不妙,率众向唐将时溥投降,其余几个大齐将领也向朱温降。
此时,农民军失败大局已定,黄巢起义军只好退走山东。李克用率兵穷追不舍,想将黄巢一网打尽,一日一夜行军二百里,大军难以跟上,最后仅数百人骑兵跟上李克用。因为人困马乏,粮草缺乏,李克用只好退还汴州。在这次追击中,李克用捉住了黄巢的幼子,还缴获了黄巢乘坐的车马、仪仗、龙袍、符节和印章等物。
而黄巢被李克用这次穷追猛打之后,也仅剩下千余人,不久,在莱芜(今山东莱芜)又遭到唐将时溥的围攻,逃到狼虎谷(今山东莱芜东南)时,身边只剩下少数几个亲信,黄巢绝望至极,自杀身亡。
李克用到汴州后,在城外扎营。“地主”朱温为答谢李克用出兵相助,特地在汴州驿馆上源驿设宴款待,为其庆功接风。李克用新建战功,志得意满,欣然赴约。他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充满杀机的夜宴。
当晚,朱温大排宴筵,“礼貌甚恭”。李克用连同监军陈景及亲随数百人出席了宴会。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酒宴,日后朱温和李克用二人分别成为了后梁与后唐的开国皇帝,只不过目前二人都还不知道而已。
李克用年轻气盛,加上自认为对朱温有恩,因此在酒席上极为骄横放纵。他自以为是大唐的功臣,内心深处本来就看不起流寇出身的朱温,酒醉之后,言语之间就慢慢流露了出来,对朱温多傲慢侮辱之词,有恶语伤人之处
朱温从来就不是个有胸襟之人,心里愤愤不平。他投降唐朝廷之后,极受重用。李克用的突然崛起,一度威胁到他的地位。朱温本来就妒火中烧,被李克用轻辱后,心中动了杀机。不过,李克用武艺超群,威名远扬,当时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唐将领,都很害怕他。加上他的亲随们一身黑衣,令人望而生畏。所以,朱温虽然怀恨在心,却没敢当场发作,反而加意劝酒,将李克用灌得大醉。
宴会结束后,李克用等人因饮酒大醉,酒将衣襟都打湿了,当晚便留宿在上源驿。朱温离开上源驿后,一脸不高兴。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宣武将杨彦洪见识了李克用在酒宴上的无礼,便劝朱温连夜杀死李克用以绝后患,还特意提醒说:“胡人急则乘马,事起后,看见乘马的人一定要用箭射杀。”
英雄立马起沙陀(3)
朱温这才下定决心铲除李克用。将李克用千里赶来相救,经历多场厮杀后打败了黄巢,解了汴州之围,不过因酒后几句话,就惹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朱温的刻薄寡恩。
朱温连夜派人用连起来的马车和栅栏挡住出口,再派汴兵包围了上源驿,乱箭齐发,欲置李克用于死地。而李克用早已经烂醉如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对外面的变故一无所知。幸好他的亲随薛志勤、史敬思等人骁勇,竭力抵挡,由此展开激烈的搏杀。薛志勤善箭法极为高明,例无虚发,一人便射死汴兵数十人。围攻的汴军军士心惊胆战,虽然大声鼓噪,却不敢轻易上前,于是从四面纵火,以火炬向驿舍投掷,打算烧死李克用等人。
亲随郭景铢扑灭蜡烛,李克用藏到床下,然后用凉水浇李克用的脸,告诉他事情经过。李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这才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以他现在的状况,自然无法参加格斗。大概是他命不该绝,浓烟烈火刚起之时,突然“大雨震电,天地晦冥”。大火被暴雨一浇,顿时熄灭。薛志勤扶住李克用,借闪电的光亮翻墙突围而出。
此时正是半夜,完全看不见人影。李克用等人得以逃出上原驿。而渡桥被汴军把守住。薛志勤等人奋力拼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史敬思负责断后,英勇战死。李克用等人急奔尉氏门,杀掉守门汴兵,在雷雨的掩护下,从城头缒下逃生。但监军陈景和三百多亲随都被汴兵杀死。从此,双方结下了死仇,水火不容,晋、汴之争拉开了序幕。
巧的是,宣武将杨彦洪事先说见骑马人就射,当天晚上,杨彦洪刚好骑马出现在朱温的面前。因天黑难以辨明,朱温当即下令放箭,杀死了杨彦洪。
跟朱温的妻子张氏一样,李克用的妻子刘氏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她非但智多善谋,对于形势的判断远远超过一般的谋士。也不是张氏那类弱不经风的大家闺秀,每次征伐,她总是从军跟随,陪伴在丈夫身边,颇有豪气。当李克用被围在上源驿的时候,身边有人先从汴州城内逃脱,跑回军营向刘氏报告情况。换作一般女子,要么哭哭啼啼,六神无主,要么火冒三丈,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