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部分(第3/4 页)
而死。以周度为阿庇,斩于市。
当初,慕容彦超将要反叛,判官崔周度劝谏说:“鲁这个地方,是诗书的国家,自从伯禽以来虽不能称霸诸侯,然而用礼义守护,可以长存于世。您对国家并无私恨,为什么自己疑神疑鬼,况且主上开导诫谕关怀备至,假如撤去防备归降投诚,就可以坐享太山那样的平安了。难道没看见杜重威、安从进、李守贞结果干成什么了吗!”慕容彦超大怒。及至官军围城,慕容彦超搜刮士人百姓的财产来供应军需,因隐匿财产罪被处死的人很多。前陕州司马阎弘鲁是阎宝的儿子,畏惧慕容彦超的残暴,把全部家产献出,但慕容彦超仍然认为他有所隐瞒,命令崔周度搜索阎家。崔周度对阎弘鲁说:“您的死生之命,就系连在献出财产的多少上,应该无所吝惜。”阎弘鲁流泪叩拜他的妻子侍妾说:“拿出全部所有的财物来救我免死。”都说:“一点儿也没有了。”崔周度将情况告诉慕容彦超,慕容彦超不相信,拘捕阎弘鲁夫妻押在监狱。有个奶妈从泥土中扒到金镯子,献给官府,希望赎出主人。慕容彦超说:“所隐藏的必定还有很多。”拷打阎弘鲁夫妻,皮开肉绽而死。又认为崔周度袒护包庇阎弘鲁,将他在闹市斩首。
'6'北汉遣兵寇府州,防御使折德败之,杀二千余人。二月,庚子,德奏攻拔北汉岢岚军,以兵戍之。
'6'北汉派遣军队侵犯府州,防御使折德击败入侵军队,杀死二千多人。二月,庚子(十四日),折德奏报攻下北汉岢岚军,用军队守卫。
'7'甲辰,帝释燕敬权等使归唐,谓唐主曰:“叛臣,天下所共疾也,不意唐主助之,得无非计乎!”唐主大惭,先所得中国人,皆礼而归之。唐之言事者犹献取中原之策,中书舍人韩熙载曰:“郭氏有国虽浅,为治已固,我兵轻动,必有害无益。”
'7'甲辰(十八日),后周太祖释放燕敬权等人让他们回归南唐,对南唐主说:“叛逆之臣,是天下所共同痛恨的,不料唐主扶助他们,恐怕是失策了吧!”南唐主大感惭愧,将先前所得的中原降附人士,都以礼相待遣返回国。南唐谈论政事的人仍然进献夺取中原的计策,中书舍人韩熙载说:“郭氏撑握国家虽然时间不长,但统治已经牢固,我国军队轻易出动,必然有害无益。”
唐自烈祖以来,常遣使泛海与契丹相结,欲与之共制中国,更相馈遗,约为兄弟。然契丹利其货,徒以虚语往来,实不为唐用也。
南唐自从烈祖以来,经常派遣使者飘洋过海与契丹相勾结,打算和契丹共同钳制中原,并厚礼馈赠,相约结为兄弟。然而契丹贪图送来的财货,只是用空话作为回报,实际上不被南唐所利用。
唐主好文学,故熙载与冯延己、延鲁、江文蔚、潘佑、徐铉之徒皆至美官。佑,幽州人也。当时唐之文雅于诸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拜官,至是,始命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进士庐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唐主问文蔚:“卿取士何如前朝?”对曰:“前朝公举、私谒相半,臣专任至公耳!”唐主悦。中书舍人张纬,前朝登第,闻而衔之。时执政皆不由科第,相与沮毁,竟罢贡举。
南唐主喜好文学,所以韩熙载与冯延己、冯延鲁、江文蔚、藩佑、徐铉等人都得到高官。潘佑是幽州人。当时南唐的艺文礼乐比其它各国兴盛,然而未曾设立科举制度,大多根据上书言事来授于官职。到这时,开始任命翰林学士江文蔚主持贡举,进士有庐陵人王克贞等三人考中。南唐主问江文蔚:“爱卿取士比前朝怎么样?”回答说:“前朝公家荐举、私人说情各占一半,臣下专用一种绝对公正!”南唐主很高兴。中书舍人张纬,前朝取中进士,听说此话而怀恨在心。当时朝廷执政官员都不是经科举任职,便一齐阻挠诋毁,结果停止了科举选仕。
'8'三月,戊辰,以内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阳郑仁诲为枢密副使。
'8'三月,戊辰(十二日),任命内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阳人郑仁诲为枢密副使。
'9'甲戌,改威胜军曰武胜军。
'9'甲戌(十八日),后周威胜军改名为武胜军。
'10'唐主以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射,前镇海节度使徐景运为中书侍朗,及右仆射孙晟皆同平章事。既宣制,户部尚书常梦锡众中大言曰:“白麻甚佳,但不及江文蔚疏耳!”晟素轻延己,谓人曰:“金杯玉碗,乃贮狗矢乎!”
'10'南唐主任命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射,前镇海节度使徐景运为中书侍朗,和右仆射孙晟都为同平章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