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页)
。
吴凡嘴上说道:“陛下仁德,不曾过分怪罪,三个月的俸禄是没了。还好!反正我有王少卿贡献的那一份儿。”
杨武低头沉吟,许久,言道:“荧惑守心的不祥兆风波未消,现在又弄出个……天降谶语,帝国现在是多事之秋啊!”,略一停顿,杨武揉捏眉心,说出真正来意:“刚刚,我听到关于荧惑守心、天降谶语的另外一种说法——皇子争储,祸乱之根!”
吴凡抓着茶碗的手一抖,洒出不少水。
吴凡从不曾想过……有人借着自己的东风,放起火!
从古至今,因皇子争夺帝位,从而导致天下分崩离析的事情,少么?
一点也不少!
好似眼下。
太子杨勇、楚王杨珏、汉王杨武、蜀王杨雄。
四王相争!
天子一旦暴毙而亡。
身为太子的杨勇,当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位。
问题是——楚王、汉王、蜀王,谁服气?
怕哪个都不会服气。
尤其是在军中名望甚高的汉王杨武,只要他愿意,立马能聚拢兵马,打着勤王、清君侧的名义出兵夺位……换做其他皇子,一样可行。
吴凡面色难看,道:“这是在逼殿下,将殿下逼到绝路上!殿下现在的路唯有两条,要么夺得储君大位,要么死无葬身之地!我想……那些传言,不是楚王干的,他不会傻到给殿下增强动力的地步,是有人挑唆殿下与以楚王为首的其他皇子拼命。”
杨武揉揉眉心:“太子?蜀王?”
吴凡啧啧道:“世家士族,梁燕余孽,皆有理由、有能力。”
吴某人盯着杨武的眼睛,道:“要查查吗?找到流言的源头,凭我的能力,不算难。”
话锋一转,吴凡补充道:“如果我去查,必然暴露与殿下的关系。”
杨武摆摆手,道:“不了!不了!流言传都传开了,再去查有什么用?”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杨武苦恼的叹息道:“本想是重要的事情,结果和你说完……又觉得无关紧要!唉!罢罢罢!我先走……”
吴凡眯上眼睛,幽幽道:“殿下,不知你对太子、楚王、蜀王,怎么看?”
杨武刚抬起的屁股,坐了回去,细细的思忖后,答道:“太子,外宽内忌、多谋寡断、刚愎自负。楚王,狡诈多疑,心狠手辣、极善隐忍。蜀王……才华横溢?”
吴凡摇头,道:“我问的不是他们的为人,是殿下对他们身为殿下的兄长、弟弟的看法!换个说法吧!若有一天,你真的位登九五,他们都成了你的手下败将,你如何处置他们?”
杨武愕然,半晌无言。
好一会儿。
杨武感慨的说道:“血浓于水。”
短短四个子,表达杨武的慈善态度。
吴凡眉头皱得老高,眸子在杨武的脸上扫视,好似一把锋利的刮刀,使得杨武不得不避开。
吴某人龇牙冷晒:“殿下,你的心,不够狠!你如此想,叫人很失望啊!”
R1152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亦可杀
(保底章节一,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o)
……
【心不够狠?】
对视吴某人那痛心疾首的模样,汉王杨武一时无言。
吴凡一动不动的盯着杨武,目光中满满的恨铁不成钢。
吴凡最看重杨武什么?
软心肠!
别看杨武统御千军万马,上阵冲锋,一diǎn也不含糊,他实际上是个很慈善的人。
本是一匹狼,偏偏生得羊的心肠,用来形容杨武再合适不过。
吴凡欣赏他这一diǎn,这代表他好摆弄。
但。
现在的形势,杨武的性格,恰恰成为他的弱diǎn,极大的弱diǎn。
吴凡不想继续等下去,他要给予杨天子最后一击,扶持杨武上位……
杨武仰头,幽幽叹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董仲颖的横空出世,改变吴凡认知中的历史,三国争霸不复存在,曹家兄弟的自相残杀,不曾出现。
然。
此七步成诗的典故,却变化着上演。
说。
魏武帝董卓的晚年。
魏二世文帝与兄弟争夺大位,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