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固本(第1/2 页)
公元1661年,康熙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傍晚酉时初前后。
大明的陆三军全军六万人,在兀尔特、姜光军和袁礼的率领下,缓缓行出南京,径自往福建赶去。
不久之后,甘辉和张飞两人,领着整编后的“准南海舰队”全军两万四千余人,杨帆沿江而下,前去支援郑家作战。
舰队主力战舰是三艘庞大的二级战列舰、九艘略小的三级战列舰,另有马船、纵火船等中等战船两百余艘,邮船、粮船等辅助战船六十余艘。
庞大如山的二级战列舰,全船共有四层,其中三层是火炮甲板,火炮共安装了一百零二门,每战舰战兵八百二十人。
三级战列舰体型略小,但同样是四层结构,三层是火炮甲板,火炮有八十八门,每舰战兵则是六百五十人。
此时东亚的海面上,包括郑家及西洋各国,主力战舰都是三级战列舰,并无二级战列舰。
大明战舰上的舰炮,有一半都是大明皇家科学院研究出来的开花弹,虽然射程低了一成,但爆炸威力却大了一倍不止。
科学院宋老院长,还领着大家夜以继日的研究,争取早日让大炮爆炸威力更大,射程也要更远。
可以很肯定的说,大明南海舰队的纸面实力,可以说是东亚水面最强战力之一,已可与各国列强一战。
但甘辉深深知道舰队的弱点,大量的新兵经验非常欠缺,大规模海战的经验更是少之又少,还需加紧锤炼方可。
因此从南京江面出发之时,他便将每艘战舰上的新老兵对半配置,没日没夜的疯狂训练,以求早日形成战力。
他和张飞规划的很清楚,将来弄清敌人舰队所在,真的要开启大战之时,还须重新调派人手,将海战老手集中到主力战舰,以求最大战力。
幸运的是,毕竟郑家的舰队还顶在最前方,鞑子和西方蛮夷并不知道大明舰队最新战力,因而还有时间磨炼新兵提高战力,甚至能争取出偷袭敌军,致命一击的机会。
朱慈炯送走两路大军,自己也没有闲着,先是鞭策金俊与李虎两人,领着近卫团加紧训练剩下两万新兵。
紧接着,又悄然把殷齐山招来,令他不要吝惜经费,想方设法以缅甸宣慰司为支点,在整个南洋更多布点。
将来不仅要避免再出现己方被偷袭而浑然不知的情况,更要能摸清楚西洋贱夷的势力分布和动向,为大复仇做好准备。
为此,朱慈炯大手一挥,从自己小金库里掏出银子百万两,作为南洋布局的专项经费。
随后他又下达了旨意,紧急传去了在湖北作战的杨三水、罗蕴章等将领处,令他们作战之际,亦要小心防范被偷袭。
更令罗蕴章的海二师要尤其小心,要多派侦查船,对下游江面多加防范,万不可被偷袭了。
与此同时,他又与张煌言细细协商,由朝廷拨下专款,他亦从内库中拨银百万两,以最快速度修建和加固沿江、沿海的炮台。
他们细细研判了郑成功的奏报,愈发觉得水泥建造和加固后的岸基炮台,对于防范敌人舰队偷袭作用巨大。
两人还招来宋应星,令他领着科学院加紧研发适合炮台火炮和开花炮弹,使其射程更远,爆炸威力更大,同时移动和调整角度更灵活。
宋应星拍着胸脯应下了任务,言说科学院早已研究启动研究了,目前已有眉目,定能保证大明各处炮台所需。
朱慈炯对于老院长更加佩服,简直有点五体投地的感觉了,总是不会失望,为大明提供最强力的武备支持。
大喜之下,更是对大明皇家科学院的未来,充满了热切无比的期望,于是再度从内库拨银一百八十万两,支持他们的研究。
待到炮台之事安排妥当,朱慈炯等人又商议一番,决定对浙江、湖北、江西三省的绿营,进行整顿和轮训。
之前的几年,朱慈炯领着忙于征战,张煌言在殚精竭虑招募和培养官员,尽职尽责的治理地方,对绿营兵并无多大关注。
时至今日,三省之地中,或是主动投诚,或是战败投降的绿营兵,经过甄别之后,犯有血债的近万人被毫不犹豫斩杀。
另有八千余罪行稍轻的,则被编成了劳役营,或是扔去矿山采矿,或是派去了修建各省官道,被迫为大明的强盛贡献力量。
此外尚有近四万七千余并无恶行的,则被陆续改编成了大明的城防军,驻扎在三省各城中,担负起保卫地方的职责。
至于最早在江南省的绿营兵,早已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