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页)
又拍了拍沈岳的脑袋,“这位小友和我的几个徒儿都有来往,后来才知道这位是杨将军的内弟,果然一根藤蔓上不开两色的花儿,聪明伶俐得很!”
杨寄对他怀着深深的不信任,笑笑拉过沈岳掩在自己身后:“不知什么事非得半夜里来历阳找我?”
鲍叔莲却不则声,跟着王谧往里头跑,找见一个僻静屋子,才颐指气使地吩咐王谧:“王郡牧,你去看看四周有没有什么人,我和杨将军要谈要事。”等王谧检视归来,鲍叔莲才又笑道:“将军可还记得庾太傅家的小女儿,现在做了皇后的那位?”
“哦。”杨寄不咸不淡说,“记得,听说自请废后?不知陛下又打算怎么处置?”
鲍叔莲笑道:“他以为皇后说废就能废?天象之说不过是障眼法,庾皇后现在在西苑,关着门诵经念佛,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宫里朝堂,哪里瞒得过皇后?邵贵妃打了半日的歪脑筋,全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杨寄对宫廷长短不敢兴趣,皱着眉听他唧唧歪歪了半天,正想打断离去,鲍叔莲接下来的话顿时让他精神了。“将军可知,皇后曾亲去见过沈娘子?皇后对沈娘子深为感佩,且又格外感激将军对庾太傅的成全之恩。所以,今日特特叫我来告诉将军,看起来是死局,其实死局反而有破绽,只看将军敢不敢用这死棋肚子里的仙着了。”
杨寄身子挺着:“什么仙着?”
鲍叔莲开始观察自己的手指甲:“噢哟,敢情是天气干燥,怎么手上长了这么几根肉刺?”
杨寄气得想笑,娘的老阉货,这时候讲他的肉刺!但他明白这些贵人们的做派,见沈岳头伸着边看边说:“中常侍,哪里有肉刺?我找把小剪刀给你剪喽。”
鲍叔莲大概被沈岳这个马屁拍得很有好感,笑着说:“你有这份心,我老人家就满意了。”又对杨寄道:“肉刺诚然不舒服,剪了就舒服了。皇后叫我带一份北燕国书的原本给将军过目,说看懂了,问题就迎刃而解喽。”
北燕下国书给皇甫衮,这大家都知道。皇甫衮也在朝堂上拿着国书挥舞过数次,内容也交由内臣念过,大家也都听过。杨寄狐疑地接过国书,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眼睛越读越亮,终于抬头问鲍叔莲:“你是说,国书上但提了要娶我杨寄之妻杨氏,并未加个‘沈’字?”
“对喽!”鲍叔莲兴奋地拍拍手,“其实北燕的使节来送国书时是说了‘杨沈氏’三个字,但那又有什么要紧?说过的话,过耳大家就忘了。杨将军难道不会装糊涂,说‘不知道’三个字好难么?‘杨寄之妻杨氏’现在是谁?就算是公主,嫁了人也得跟男人姓!哈哈哈……”
“只是……”杨寄看着国书的抄本,撮牙花子又道,“上头明明白白写着星象示警……”
鲍叔莲又道:“你真憨!牛女星的分野是扬州郡不错,可扬州郡含着十个县,那么大的地方!就连建邺,在禹分九州的时候,不也包括在扬州郡里?要照这个说法,扬州十县,哪个女娘不可以按上一个‘皇后之命’?”他又凑近了:“更巧的是,那位公主跟着你来了,天象又显示客星离开了牛女,紫微宫恢复,皇后自然不用更立,邵贵妃活活空欢喜,而将军和沈娘子,倒是可以真欢喜了!”
杨寄不说话,心里紧张地算计着:沈沅已经离开了建邺的看管,皇甫道婵跟着自己到了历阳,而且还会跟下去,若是用“永康公主”来代替“乐平公主”,就是叱罗杜文不愿意了吧?
鲍叔莲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庾皇后还有几句话托我转告将军: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将军一路这么演下去,临了两边各个措手不及。那时将军在暗,北燕和建邺都在明处,将军好赌樗蒲的人,这里的胜算谁大谁小,还看不出来?”
也是!他带着沈沅和皇甫道婵一路向北,一路布置好防守,到时候拿着国书,把皇甫道婵送给叱罗杜文,北燕完全说不过他!就算发急了要打,杨寄这边也可以早做准备,不怕他来。而楚国扬州之地虽然属于徐念海,但中间隔了雍州、青州、兖州那么大的地方,也不怕皇甫衮从背后袭击——顶了天,就是在扬州拦阻作祟吧?
鲍叔莲看着杨寄眉头渐松,一派了悟的样子,不由笑道:“皇后还说,将军仗还是免不了要打,既然要打,就要打怕了北边儿。这样的话,送亲回程,就不担心徐刺史的花样了。”
果然算得精妙,到底是庾含章这老狐狸的女儿!杨寄目光一凛,问道:“回程?皇后倒不担心我对建邺不利?”
鲍叔莲又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