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页)
“嘿嘿,嘿嘿嘿!”万俟玉薤笑着搓手,不敢接王洵的话茬。他之所以动了从军的念头,主要是被今天的战场上的血气所激。但还有一份考虑就是,跟着王洵比给程记当家将更有机会出头。虽然当兵有战死沙场的风险,可给人当家将,也不保证能永远平安无事。特别是走在丝绸古道上,天天面对着一群群马贼之时。同样是提着脑袋赌命,何不将脑袋押在获利最大的地方?
两年来历尽那么多波折,王洵一直以为自己厄运缠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万俟玉薤这种真正的市井小民眼中,他的升官速度,已经足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见万俟玉薤一个劲儿地低头傻笑,还以为此人是因为初来乍到而眼生,想了想,冲着背后呼喊:“十三,这个大个子交给你带。让他先到亲兵队里历练几天,日后再安排具体差事!”
“好嘞!”难得被王洵注意了一回,亲兵旅率王十三窜上前,一把扯住万俟玉薤的衣袖,“你就跟着我,先给大人当侍卫好了。大人的侍卫最容易当了,平时一般人根本近不了大人的身。打仗时,大人的主要责任是调兵遣将,不到危急关头,也轮不到你我出手!”
王洵一听,就知道十三抱怨他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能。抬腿给了他一脚,笑着啐道:“再啰嗦,我就把你调到辎重旅去养马。让你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
“大人饶命,小的不敢了,小的真的不敢了!”王十三扯住万俟玉薤的袖子,轻飘飘地荡开去,躲过王洵的“袭击”,“小的只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给大人这种身手的将军做侍卫,实乃天底下最轻松的美差!”
他出生于东瀛,身子骨本来就比唐人短小。又拉了虎背熊腰的万俟玉薤做陪衬,更显得像一只猴子。众人被逗得哈哈大笑,都觉得钦差大人这两名侍卫选得巧妙。王洵憋不住笑意,又虚踢了一脚,低声骂道:“去,哪学来的!刚做了唐人,就原形毕露!”
骂归骂,此刻,他心中也觉得美滋滋的挺舒服。今天这仗虽然指挥调度方面乏善可陈,毕竟是个开门红。况且这两年来缠在头上的厄运,好像也有了渐渐消退的迹象。至少,几个马贼头目的运气,没比自己更好。
唯一的遗憾是,未能让那些投降的马贼们真正归心。想到刚才自己做的傻事儿,王洵又慢慢地收起笑容,正色命令,“十三,你先跟我过来,我有些话要问你!”
“诺!”亲兵旅率王十三见好就收,快步走过来,冲着王洵肃立拱手,“请大人发问?”
“跟上我!”王洵将战马丢给亲兵照顾,迈开双腿,与前来迎接自己的程掌柜等拉开距离。待周围已经没有了与军旅不相干的外人之后,压低声音,很郑重地问道:“十三,当初,你为什么非要选择做唐人?”
第二章 砺锋 (六 下)
虽然能说一口地道的唐言,十三的心智却不太那么灵光。被王洵眉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楞了半晌,直到看见了迎面打来老大一个拳头,才跳开在一旁,迟疑着道:“这,这做唐人的好处可就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根本说不完。您要十三我从哪……”
“别啰嗦,捡你认为最紧要的说!”王洵皱着眉头瞪了对方一眼,不耐烦地打断。
“这个……”十三掰着手指头,呲牙咧嘴“第一,大唐这边比我们老家富庶得多,几乎稍稍弯一下腰就能捡到成吊的铜钱!不瞒大人,十三现在一个月的军饷,在我们老家那能顶一个近卫中将。第二,大唐这边任何人只要有钱,都可以随便吃肉,在十三老家那边,普通人只配吃菜团子和咸鱼干……”
“叫你做做唐人的好处,你扯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王洵被十三几辈子没吃过肉一般的摸样被气得七窍生烟,抬腿给了对方一脚,大声打断。
“啊!”正在忆苦思甜的十三猝不及防,被踢了个趔趄,捂着屁股低声抗议,“大人让我捡最紧要的说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不紧要么?在十三老家那边,平民百姓即便偷着吃,一旦被邻居揭发的话,也要……”
“信不信我一拳头捶死你?!”王洵挥了挥钵盂大的拳头,再度打断。
“看看,十三一说实话,您就不爱听。您又没说为什么问十三这些事情?十三怎么知道您需要知道些什么?”跟王洵处久了,十三早就摸清楚了自家将军的脾气。向后躲开数步,嘟嘟囔囔地抱怨。
对方是封常清赐下来的家将,大多时候,王洵还真拿此人没办法。狠狠瞪了对方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道:“你自己没长着眼睛么?刚才你家主人我好心许诺让那些俘虏做唐人,他们居然老大不愿意。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