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膏,都好像在提醒她,家里曾经来过如此特别的一个人,尽管只住过三夜,却给她留下深刻的记忆。
她承认,自己放心不下,而且竟然会想他。在寂静的夜里,在热闹的聚会时,在忙碌的工作时。
她不确定这种想念是什么,但也不想别扭到故意忽视,所以决定顺应心意却看十三。
一决定,竟然就有点迫不及待,有点跃跃欲试,有点让她不敢正视的期待。直到星期六。
那天她大早就去了救助站,却没想到根本没见到十三,甚至没打听到他的消息。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很忙,因为是冬天,又是经过了一场强寒流过境,身份不明病倒街头的人增多,又是年底人员大流动期间,还有些走失的人、精神有问题的人,总之是很忙,忙的根本不想理她。
燕清微无奈,只能出示工作证,表示想了解点情况。
救助站的人算是配合,取了住宿人员登记,没有十三。燕清微描述他的样子,还是没人回忆起来。
最后,工作人员遗憾地说:“我们这段时间人员流动性大,如果不是在这里住,只是待一阵就离开的,都没登记,也记不住。而且,你找的人到底来没来过?”
是啊,她只送十三到门口,后来转身已不见人,如果十三根本没进门呢?如果十三只在救助站停留了一小会儿,就离开了呢?
燕清微只能道谢,然后离开。
她再次站在救助站不远的街道时,脑子里乱乱的。难道是十三骗她?不,不会的。燕清微不愿相信。那么十三到哪里去了呢?
燕清微郁郁不乐地回了家。
打扫卫生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了废纸箱里的塑料袋,竟然装着十三的黑衣和铁牌——她一直忘了扔。
燕清微拿着那袋子,默默站了一阵,拔通了大海的电话。
“大海,如果衣服上有血迹,能做鉴定吗?”
“那要看时间长短和血迹多少了。要是衣服上10年前扎破手指后擦了一下的血迹,还是免谈。”
“不,就是一周前衣服上的血渍,不算少,不过布料本身吸水性不强,而且还掉色,会影响鉴定吗?”
“问题不大。哎,你想鉴定什么?”
“血样分析,碳14之类的常规性鉴定。”
“可以啊。不过碳14检测带人去直接呼气更方便吧?你好歹干的也算痕迹鉴定,还净问外行话。”
“是这样的,我有个私人物品想鉴定,不知道程序,想通过你熟悉的渠道,比如医院、物理研究所什么的,之后我自己去取结果。”
大海想了下:“搞什么啊,神神秘秘的,你不会干啥歪事把我也栽进去吧?”
“放心,绝对不危害党和人民,没任何后遗症。就是我捡到的东西,纯属个人兴趣。”
“好吧,把你的东西拿来,我取样送去检测一下,费用吗,我就挖一次社会主义墙角。”
“好,我现在就送去。”燕清微将黑衣上染血的部分剪下来一块,打包交给了大海。
她很想立即知道结果,可她也知道,其实结果是什么恐怕并不重要,或者说,一个血样鉴定能有什么出格的结果?
但她还是想知道,因为在她潜意识里,确定十三的身份一直很重要,抑或是,这已经是她和十三最后的联系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样把十三赶走了,从捡到他至今一个多月,终于下了黑手。
仰头做大无畏状!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看我滴心情了,哼哼。
别说我辣手摧草,俗话说,下雨天打孩子,心情不好虐十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其实不是闲的,是忙的。工作太多了,年底真是黑洞。
☆、想念
本来鉴定要排队,起码一周后,因为大海人面儿熟,三天就出来了。燕清微自己去拿鉴定结果,又问了问详情。
回到家,燕清微对着那鉴定报告沉默了。根据鉴定结果,那血样确为人血,但又与常人不太一样,应该是很健康,但某些微量元素指标异常,血色素也有差别。
令检验科的人感兴趣的是,很多数据显示,细胞活力很强,应该对某些病症具有强抵抗力,但每人从小注射预防针后,产生的各种抗体却一点儿也没有。
检验员兴致勃勃地指着鉴定单上的数据,讲淋巴细胞、中性粒、吞噬功能、病理分析……听的燕清微头昏脑涨。
她最后终于明白检验员的意思了:他们对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