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去。
天濂打招呼:“清弟,好早。”
天清淡然回答:“皇兄,我也就是挂一名儿,还不是父皇跟你节度。”
天濂微笑,拍拍他的肩:“你太年轻了,总让人放心不下。历练一下也好。”
天清低头不吭声了。天濂感觉天清好生奇怪,正要说点什么,玄直门突然敞开了,当值宫人唱诺喊朝。
此时,太阳刚在东边露脸,空气里散漫着清爽的气息,群臣缓行在宽阔的天庭,鱼贯进入巍峨的翎德殿。建武在宫女宝扇的簇拥下,款步登上了龙座,接受群臣的朝贺。
“吾皇万岁,万万岁!”
建武皇帝正视下方,道:“崔将军年事已高,为国鞠躬尽瘁,朕已让他养老去了。老头闲不住,上了许多折子方略,濂儿,你可看过?”
“儿臣已经看了。”天濂出班道,“崔将军昨天回京,儿臣明日看望去。”
皇帝满意一笑。眼光落在天清身上,又转向群臣。
柳南天出班奏道:“皇上,豳洲近奏院送来红翎奏章,蝗虫遍地,已演化为灾。官府百姓视作神虫,心存忌惮,不予灭蝗,愈演愈烈。减缓蝗灾,刻不容缓。冠以神虫为名,任其肆无忌惮,毁坏庄稼农田,臣看惟有着手赈灾了。”
“糊涂,蝗虫怎么变成神虫了?任其吞食庄稼,不如供奉在家好了。”皇帝愤然道,“秋天到了,刻不容缓。朕下旨灭蝗,你督办此事吧。”
“皇上圣明。”柳南天禀道,“皇上的圣令,还不足以消除地方官吏、士族百姓的忌惮。瞬间的犹豫,就会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消除人心中对虫的恐惧,臣恳请皇上銮巡豳洲,登临城楼亲灭蝗虫,破此谬言。督促官吏率领百姓,灭蝗灭灾。”
“爱卿的建议总有奇处。”皇帝沉吟,面带焦虑道,“你既会灭蛊,小小蝗虫奈何得你?朕离开京城,现正值边陲频频出现危机,突厥偷窥我边境久矣,朕怎能放心得下?这一去势必增加远途消耗,浪费财物。必须派一个称职称责的皇家弟子,好代朕说话。”
“父皇,”天清闪出,“儿臣愿意前往豳洲。”
众臣惊异的目光纷纷扫向天清。皇帝大喜道:“清儿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了。难为你如此替父皇分担解忧,朕现就下手谕,诏令官民齐心扑灭蝗虫。”
天清跪伏在地。
皇帝面带笑意,辞朝而去。
天濂目视天清从退朝的群臣中淡淡而出,想着今日他的壮举行为,他隐约感到天清成熟了。
这一日并未内朝。皇帝依然去了碧云轩。
旭日的绚丽辉映着宫楼城阙,在虚浮冥蒙的光辉里,惟那高耸的翎德殿,折射出异样的光芒。楚士雄是最后一个出翎德殿的人,周围寂静无人,他就在白玉栏杆上迎风伫立着。眼望着这片他已经进出二十多年的天地,他忽然愈加的喜欢皇宫的初日,喜欢那缠绕在宫殿周围袅袅的青黛暮色。
很多年前,他已走出了皇后为他画的圈子。孤守后宫的女人依然是一个霸道的女人,阴魂不散。他的心思早已不在。
沿着花木幽径,前面就是碧云轩。
飞檐三重的碧云轩,峥嵘崔嵬,曲径通幽,宛如仙宫楼阙。外有御林军把守,极为森严。据说连身边最受宠的嫔妃也俱不得进。那“碧云”原是皇帝以前的童淑妃的名字,皇帝将她最爱游玩的地方更名为“碧云轩”。这个爱做梦的皇帝,今日大概走不出这座花团锦簇的园子了。
秋天和初春的艳阳一样,是白无聊懒晒墙根的日子。不知是哪个嫔妃的小花猫,在一片花丛中扑蝶,那是丛丛将要开放的秋菊,蕴透出无尽的秋意。那花猫已经窜进了门洞内,守护的御林军却淡然瞅了它一下,不予理睬。花猫的影子在一带幽径处消失了,楚士雄突然羡慕起这只小花猫来。
楚士雄的眼睛突然明亮,不是看蝶飞蕊吐,他真切地看到了一个人,一个不是很熟悉的人,拿出手中的腰牌,两侍卫恭谨地请她进去了。
青琐在进去的一瞬间,下意识的侧脸过来。她也看见了站在栏杆处的楚士雄。
她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带着冷漠的眼神,转过脸去,不再看他。
第三卷 第二章 韶华不为少年留2
青琐从花木深处走进,便觉道路幽静,两边阁楼插云。柳荫处露出一座轩阁来,居中一额,上写“碧云轩”三字。
阁内居中供奉大肚弥勒盘坐在须弥座上,单腿盘起,更显突出的腹部。佛身是一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刻成的,佛像平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