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页)
肢体上的接触,便抽回手来,不着痕迹地拍了段智兴的肩膀一下道:“段皇爷不会是来与大金国订什么盟约的吧?”
段智兴笑道:“怎么会,我就是来帮你的啊!”
这时王重阳等人也围了上来,段智兴与众人一一见礼,众人见他居然是大理国的皇帝,都是吃惊不小,夜长风更是在一边沉吟不语,不知在打些什么主意。
众人边走边行,琉璃这时见段智兴单身在此,便又问道:“你的那些护卫呢?怎么一个都没来?”
段智兴道:“我不知道你们是从水路来还是从陆路来,所以把褚青山、余成栋和傅少云他们三个安排到另外三个城门去了。”
琉璃道:“这次去清安寺还是很危险的,你的这三个护卫还是不要去了,不要像上次在高寿昌府上一样,枉自送了性命。”
这时到了一家客栈里,只见范希仁站在门口,见段智兴回来,忙迎了上来,见到琉璃忙弯腰称了一声“郡主”,琉璃大窘,对段智兴道:“我都说了不要当这劳什子郡主了,你怎么还没把那册封收回去啊。”
段智兴笑道:“君无戏言,岂有收回去的道理。”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琉璃还是大理国的“郡主”,只是这郡主,琉璃是坚决不要当的,连郡主的印信都没要,册封的诏书就更没接了。
所以琉璃是不承认自己这个郡主的,而且大理其他的大臣只怕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郡主,只有段智兴的这几个侍卫知道有这么回事。
但琉璃也懒得跟这些和尚道士之类的人多说什么,便一起进了客栈。
段智兴有的是钱,早买通了客栈的老板,琉璃等人一来,便把早准备好空出来的客房给众人住下。虽然来的人有点多了,但是段智兴这次吸取了上次准备的马匹不够的教训,多准备了三间房,让几个和尚道士之类的挤挤也够了——冬季正是辽阳皮毛等物大卖的时候,各路客商的到来,早把这城里的客栈挤得住不下了。不然琉璃这群人十几个,僧道男女都有,早就引起金国方面的注意了。
到得晚上,大家聚在一起,都到段智兴的房中议事——这次是人家准备的房间,又是大理国的皇帝,身份尊贵,自然不可能屈尊让他移驾的。
段智兴到这辽阳府已经快一个月了,对于柯辟邪等人的失败,他是亲眼目睹的。只是他势单力孤,眼睁睁瞧着他们去送死,也无法相救。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九阴真经》,就算不在清安寺里,也一定与玄冥和尚有关。或者说玄冥和尚有《九阴真经》的副本,真本嘛,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也有可能在大金国的国库里——毕竟玄冥和尚是大金国的国师,这本经书不管从何而来,总是要上缴给大金国的。
当然,以一路上琉璃她们的推断,这本书本来应该在大金国库的。
因为据王重阳与薛汝积二人对于道家轶事的考证,这《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原本是徽宗年间的一个官员,皇帝命他收集天下道教典籍,刻为“万寿道藏”。黄裳自这些包罗万象的书中悟出的道家功夫,便是这《九阴真经》。
不过黄裳后来得罪了武林中人,在临死前他把这些仇家的武功和破法写在下卷,把自己的内功心法和练功心得写在上卷。
因为他不知道仇家的武功心法,所以他所想出的招式的武功,其实与那些仇家的已经不尽相同,反而由于他上卷中的道家纯正内功而显得更加凌厉。
他写成这《九阴真经》后,无人可传,所以献给了朝廷。这事在薛汝积的印象里,他的师父邢汝嘉曾对他说起过这献经一事,只可惜宋朝朝廷不识货,束之高阁了。当时正是秦桧权力达到鼎峰的时期,估计这书后来被他一起送给金国人以表忠诚了。
不过大概金国的人也同样不识货,只是由于这几年玄冥大师在成为金国的国师后,对金国朝廷的藏书进行了整理,让他发现了这本奇书。
至于这消息怎么传出来的,那就不知道了。
按段智兴的看法,就是要尽速下手,因为不管怎么样,玄冥大师一定知道这本《九阴真经》的秘密,只要打倒了他,才能逼问真经下落——甚至有可能,这《九阴真经》就在他身上。不管是正本还是副本,先抢了来再说。若是副本,就想法子销毁在大金国的书库里的正本便是——一把火的事情,哪里还管得了什么人类文明要保存的事!
若是迁延时日,只怕玄冥这些人练了那《九阴真经》上的功夫,越加难以对付。
“如果怕金军来捣乱,我们只须派人潜入辽阳府的行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