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页)
吴太后病倒了。
吴太后历经三朝,她的儿子、孙子接连离世,她却依然健朗。然而这一次,吴太后却一病不起。
宫廷内外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吴太后又是因了什么而病倒,武德殿气氛压抑,宫女低头匆匆赶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只是不说罢了。
崔太后照例来尽孝侍疾,虽然她和吴太后闹翻了,但谁能拦住的崔太后来做样子?和静跪在内室伺候吴太后,崔太后坐在外间,悠然喝了口茶:“太医署的医师怎么说?”
“医师说今年气候反常,邪毒横行,吴太后年事已高,再加上前些天气急攻心,邪毒入体……恐怕,不太妙。”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崔太后按捺住心中喜悦,用茶盏盖去掀水面上的茶叶:“竟然这么严重了啊……老祖宗一病不起,啧,我倒要看看,她能怎么收场。”
宫女挪到崔太后身边,悄悄说:“太后,定勇侯夫人想见您。”
“她又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终于回家了,以后更新应该会稳定下来。今天理了一下大纲,还剩几个大情节点,本文最后一部分—回京扩张篇就要结束了,这本写的太辛苦了,最近我可能会不定时加更,努力冲完结了~
第112章 太后
入夏后,天越来越长; 晚间的活动也多了起来。
酒肆里; 孙进士正给另两个人斟酒。
“自从放榜之后; 大家各奔前程; 竟然越来越少见了。当年我们二十余人同中进士; 那时我们金榜游街; 雁塔题名,那是何等风光; 这才几年过去; 竟然已经物是人非; 大家宦游四海; 连人都聚不齐了。”孙进士很是感慨; 说道,“人生之际遇实在莫测,我记得我们那年科举非常波折,又是泄题又是重考; 奚文骥奚兄的文采多么出色; 他的天对可谓绝响; 还因为写的太好而避居第二; 在当时名震长安; 谁不称赞一句才子。然而现在奚文骥外放在其他地方,很少有诗作传回长安; 渐渐都少有人提起他了,何其唏嘘?同年中奚文骥尚且如此; 更别说其他人。说起来,我们同一批进士中,还属你们二人走的最好。”
今日孙进士不知怎么了,很是感伤世事,特意找萧景铎和白嘉逸来喝酒。萧景铎人虽然坐在这里,但心里却在想银枭卫的事情。
银枭卫如今刚刚成立,百废俱兴,正是需要花费功夫的时候。从外面看,银枭卫行走宫廷,特权无数,不知道有多得意,但是萧景铎这个身在其中的人,却知道在全然保密的情况下运行这样一个特权机构,是一件多么凶险的事。
尤其是如今银枭卫就是乾宁的象征,无论如何,萧景铎都不能让这支队伍从内部崩塌。如今银枭卫除了替容珂出面逮捕江安王余孽,还负责着打探消息,将长安内各户人家的动向传到容珂跟前,这委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萧景铎心里想着打探情报的事,对孙进士的话可谓左耳进右耳出,他想着有白嘉逸在,肯定用不在自己应酬,所以大胆地走神。然而没想到,白嘉逸也垂眸坐在一侧,不知道在想什么。孙进士颇有感慨地说了好些话,到最后,发现竟然无人应和。
孙进士都有些恼了:“萧、白二位同年,你们在想什么,竟然如此入神?”
萧景铎和白嘉逸双双回过神:“怎么了?”
“唉,你们俩都是大忙人,出来喝酒都频频走神。”孙进士叹气道。
“是我的错,方才疏忽了。”萧景铎道。
“哪里。”孙进士摇头,“你已经是承羲侯了,现在还是礼部侍郎,当然和我这等闲人不一样。今年七月加了制科,这几日礼部恐怕正忙得不可开交,我还把你叫出来,原本就是我的不对。”
每年三月都要举行春闱,这是常科,前几日乾宁长公主刚刚下诏,临时加一场科举考试,这就是制科了。科举是礼部主管,临时加了制科,可想礼部这几日该多忙。
但是萧景铎晃神,还真不是因为制科。
他心里有些尴尬,但也只能模糊地应下,让孙进士继续误会下去。孙进士称赞道:“萧侍郎还真是尽职尽责,到现在还想着制科的事。话说三月的春闱刚过,为何七月又要加试?”
“人才总是不嫌多的。”白嘉逸笑道,“多为朝廷吸纳些英才,这难道不好吗?”
孙进士已在宦海里沉浮了好几年,对朝堂这些门道也渐渐摸出规律。听到白嘉逸的话,孙进士摇头:“白兄弟这话不对。科举确实是为了网罗天下英才,但是现在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