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谠�吹脑に阒杏兴�诩酰ㄒ菜愎豢倜诺模��
'1'【《三朝辽事实录》卷八】
第九章 出手阔绰的CEO
王在晋严格的执行了紧缩、勤俭的安排,其实也是在一步步的兑现他给天启的承诺,更是以此来实现他挽救国家于危亡的抱负。
早王在晋同志在上任“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之时,他就深切的感受到辽东用度的可怕,同时他也深知大明王朝在财政上的窘迫才是真正关乎国家存亡的大问题,它对国家的危害远胜于边患与内乱,所以当他上任辽东经略以后就立志要减少辽东用度,使之不至于成为危害国家的“尾大不掉之患”:
王在晋题:“年来辽左兴供繁浩,甚以川酋造孽……臣亦当量力而进,不至束手无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矣。”'1'
而孙老师到了辽东则大反王在晋的策略——既然一切为战而备,那山海关的固守就自然没有那么要紧了,所以八里铺重城停工下马,而为了“提掇道将之精神”(改善精神面貌),因此要到200里外的宁远去修一道边墙(可惜天启和崇祯都没能熬到此墙的奠基就挂了),大力扩军备战(军队由五万多一度增至十四万),大量造办军械、甲仗,并且广泛提拔干部、增设衙署,以至于斗大一座关城内管事儿的却有好几位。
孙大人当然就不用说了,算是管整个辽东军务的,不过关城内此时还有巡抚大人一位、辽帅级的总兵一位,这两位是互不统属的(因为孙阁老建议辽东总兵可以不听巡抚的),而这种建制是很奇怪的。
孙阁老管整个辽东军务,辽东巡抚也管整个辽东军务,大总兵还是管整个辽东军务,这时辽东镇也就山海关一城,地盘小到了巴掌大一块,但管事的却有三位,所以关城中可谓官衙林立,再加之一大票协守副将,也皆被提拔为镇将(总兵),于是一时间呈现出了众人皆大欢喜的局面,而孙阁老也跟大家打成一片,只是俸禄开销却陡然增加了不少。
另外,孙阁老还坚决要驱赶前来设帐,充当“肉边墙”的漠南蒙古诸部,这些蒙古部落后来大多因被逼无奈而投了后金,并被后金善加利用。
其实,孙大人的这些“大手笔”若真是专门为出击作战而准备,其中有一些还尚可以理解,比如封点官职,涨几级工资的,权当是临上前线了,好歹让大家高兴一下;又比如把蒙古部落这层隔离垫给去掉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难以理解的,若以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既然一切都是为战而备,那就应该是以大举进攻为中心,所以只要兵将齐备、粮草充足,就无大碍了,而诸如边墙、城池、台堡这些防御性工事,修与不修都无所谓了。不过,孙阁老的“兵法谋略”却有所不同,他老人家不但大力扩军备战,同时还要大修城池、台堡。
当然,如果孙老师是钱太多了,吃饱了撑的,那或许可以认为孙大人是在炫富,可是依据他老人家的自述,当时大肆耗费银子去“摆阔”却是在拮据的情况之下:
孙阁老曰:“臣来关外,止有八里铺一堡,中前所一城,以安哨马。臣与各將吏拮据四年,有四十七城堡”'2'
孙阁老在拮据之下,这一出手就是“四十七城堡”,外加十四万人马,真可谓是进攻、防御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很硬啊,同志倒是位好同志,可就是不知道是谁的同志……
此时,朝廷正是财政困难的时期,在这三空四尽之际,朝廷张罗些银子发到辽东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您孙老师既然已经准备了用于大举进攻的兵力(十四万人),却为何又要修筑纵深达200里的超级防御工事呢(关宁防线)?
要知道,闻名世界的马奇诺防线,纵深最宽也就十几公里,可孙老师的防线纵深却达到200里,这么厚的纵深,还要密布数百座城池、台、堡,那要拿多少银子才能填满?您老就不怕把朝廷给吃垮了吗?真要是吃垮了,那您孙老师可就是后金的同志了!
孙老师对此的回答是,进攻是肯定的,但这些城池台堡的修建,却并非是单纯为了防守,它们真正的功效还是为了进攻,因为在200里的防御工事纵深内可以屯种,屯种所得又能贴补辽东军需,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实在堪称一举两得。
话虽然说得好听,理由也相当不错,但可惜的是孙老师屯种所得太少了,每年就十八万两'3',跟辽东每年消耗几百万一比,还不够塞牙缝的!
在孙老师扩军以后,仅山海关一处的人马和官员,每年光吃喝拉撒就要耗费四百万两,这还不算辽东的其他用度,比如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