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义市场经济”,而我们接受这个概念是1993年也就是党的十四大之后。
郑:1992年小平南行,讲过“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这是原话。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在此之前确实很少有人讲和一直坚持。1991年我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研讨会”上提出这个概念,但研讨会不敢安排我作大会发言。《学术研究》杂志跟我很熟,我问与会编辑:能不能登一下?那位编辑直摇头,说这文章谁敢发。但他们的一位副主编会后看到我的文章,有点心动,说可以考虑吧。正在考虑,刚好1992年春小平南行,他们听到风声,壮了胆,就把文章登出来了。
文章发表不久,小平南行的消息公开报道宣传了,接着,十四届三中全会把中国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写进了全会决定。我们广东理论群体10多年的苦斗至此总算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产权陈:也就是说你们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
郑:是结果,不能说是结局。因为纵然确立了市场经济理论,但我的困惑并没有解决。我讲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和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完全一样。我主张的市场经济体系是以解决产权问题为基础,即以公私融合所有制和民族产业为基础,而不是以传统的公有制为基础;传统的“公有制”只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产权基础,不可能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以传统的公有制与现代的市场架构嫁接,这是很多人理解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我看来,这大错特错。传统的公有制跟现代市场经济根本无法兼容,现代市场经济需要自己独有的产权结构。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组产权。也就是说,当务之急是重构市场经济基础;只有在重构市场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进而也才谈得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基础目标还没有达到;基础目标没有解决,框架、体系问题不可能解决。也就不能说确立改革目标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探险之旅,远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下去。
陈:我注意到你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
郑:是的。在20多年前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我已经意识到产权和所有制问题的重要性。这篇论文明确讲道(拿着研究生论文指着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基础”;“经济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彻底的经济改革,必须以彻底的理论为指导,不仅仅要解决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关系及物质利益分配等重大理论问题,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并自始至终要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理论问题。”20多年前形成这样的理念,我从未放弃,今天则更加强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郑炎潮经济理论的创新与遭遇(8)
现在我就可以讲讲我的另一篇论文《中国产权改革论纲……理论创新与总体构思》(手持论文原稿),这篇文章是我1993年春写的。广东的改革实践表明,多种经济成分大发展,私营经济大发展,股份制经济大发展,中外合作经济大发展,人民拥有的财产大量增加,产权交易比如房产交易等已经存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都已经存在,产权市场已经形成,社会实践走得很快,理论不能回避,理论要迎头赶上实践。一定要确定产权改革这个目标,解决产权基础,刚巧也是跟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相呼应和延续吧,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在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后,这个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了。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曾牧野教授、王利文和我等人又发起,联合广东8个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南海市西樵山召开“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研讨会”,大家推荐我为大会秘书长。我撰写了《中国产权改革论纲……理论创新与总体构思》并出席大会。
陈:你谈到的这个产权问题实在太重要,能否对你这方面的主张作更深入的说明?
郑:我的论文提出:“用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清除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基础……旧产权制度,创建市场经济借以建立的基础……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是重构新产权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