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嘿嘿,来峨眉要是不带点东西这帮猴子你就惹不了。”倾城道。
渐行渐高,山风乍起,给众人带来丝丝凉意,无边的云海飘散开去,群峰众岭变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岛,云海聚拢过来,千山万壑又被掩藏的无影无踪。云海时开时合,恰似‘山舞青蛇’,气象万千。
“这峨眉山可要比青城山高多了。”雪儿发出感慨。
“是呀,还真有点累了。”倾城道。
“要不还是我背你吧。”李逍遥关切的说。
“不用了,我们找个地方歇歇吧,顺便吃点东西。”
“好呀。”双儿首先赞同,她也有点累了。
“你看,那有座庙。”秀儿用手一指。果然斜上方不远有一座清幽的古庙。
“我们去那歇歇脚吧。”李逍遥边说边搀扶着倾城。
“峨眉不应该都是道士或道姑吗?怎么还会有庙呢?难道这里也有和尚?”葛燕倒是好奇了。
“本来呢峨眉派的创始人是位道姑,只是后来又入了佛门,她钻研各家拳法,另辟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历时十三年,使臻大成,弟子习之,称为玉女拳法,同道无不赞美,称之为娥眉拳。后来这道姑开山立派,创建了峨嵋派,门下弟子多为道姑。而此后多年,相传东汉时期,六月的一天,有位蒲公,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非常奇怪,追踪到绝顶之处便不见了。有人说这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回家后既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自此,佛教日盛,僧侣一度达到上千人。”倾城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引得众人赞叹不已。
转眼到了小庙,只见庙门半掩,里面有一石桌,居然有两位老和尚正在品茶。只见一位白须白眉,一副仙风道骨,另一位身材魁梧,面带慈祥。李逍遥上前一步抱拳施礼:
“两位大师请了,在下几人游山至此,想在此歇息片刻,不知放不方便。”
“阿弥陀佛,施主客气了,还请里边一坐。”白眉僧人向他们招了招手。几人也不客气,鱼贯而入,幸好小庙虽小,容纳他们几个还不算拥挤。
“几位如不嫌弃,过来共饮一杯如何?”那老僧发出邀请。
“哈哈,如此多谢大师。”李逍遥到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来,倾城众女却不肯坐。那白眉老僧见众女不肯坐也不勉强,微笑着看了她们一眼又给李逍遥斟了一杯茶:“施主请用。”
李逍遥正自口渴,见那老僧不给斟满,暗道这和尚也太抠了吧,连杯茶也不舍的多倒,不禁回头向倾城做了个鬼脸。倾城在后掩口暗笑,知道他不懂品茶轻轻道:“斟茶只需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这是我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李逍遥脸上一红,而那老僧却忍不住仔细看了一眼倾城:“姑娘果然是位妙人,现在年轻人中懂得品茶的太少了。”
倾城笑而不语。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来,我们喝。”白眉老僧道。
“果然是‘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好茶,好茶。”另一身材高大的老僧随声附和。
李逍遥却傻了,既不会品茶也不会吟诗,索性一闭眼‘咕咚’一口把茶全部喝掉,只觉满口苦涩,嘴里却道:“好茶,好茶,果然是好茶。”
倾城看他那泼皮样儿不禁忍不住想笑,暗想,今天可叫你把脸丢尽了。于是轻声道:“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两位大师居处如此雅静,纵情品茶谈诗,真是悠然自得,胜似神仙。”
“呵呵,姑娘谬赞,其实他才是此间主人,我只是来找他谈心的。”那位身材高大的老僧看了她一眼,目光却停在倾城腰间悬挂的‘啸云宝剑’上面:
“女施主不仅文采好,恐怕武功也不错吧,你的宝剑真是漂亮。”
“我哪里会什么武功,这宝剑么只是带着好玩儿而已。”倾城说着用手按住宝剑,暗想,难道这和尚要打这宝剑的主意,都怪我,不该带着炫耀。
李逍遥也似觉有异,虽然他毫不畏惧,但众女的安全可不容他有失。于是他暗运真气,装茶的琉璃樽竟被他嵌入石桌,他不是想炫耀武功,只是想提醒那老僧可千万不要打那宝剑的主意。做完此事,李逍遥起身一抱拳:
“两位大师请了,多谢款待,我们还有些事要先行一步,告辞了。”说罢示意众女快走。
“呵呵,不送,不送。”白眉老僧道。而那高大僧人却看了看那嵌入石桌的琉璃樽欲言又止。
李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