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说着家常。
“令郎那样的人才,亲事还不好说么?”兰夫人笑道。
“淑女难求啊。不管嫡出庶出,只要姑娘好,温柔大方,我便心满意足了。”镇远侯夫人笑容和煦,令人如沐春风。
不管嫡出庶出啊。无瑕眼珠转了转,大概明白了什么。
宋国公府那头亲事不成,爹爹应该开始另外为晚霞择婿了吧?这位镇远侯府的小儿子,没准儿爹爹已是相看过了呢。
镇远侯夫人也要更衣,便和兰夫人、无瑕一路同行。她很健谈,一路走,一路说着话,谈笑风生。
“……我多年不曾回京,这一回来,街市上看着新鲜有趣的物事可真不少。其实福建也有好玩的地方,风景独特……风土人情,也颇为纯朴。有位县令,是开国时皇上亲自录取的举人呢,在家乡任职多年,找寻多年,也没找到他失散的未婚妻……他无奈之下,公务之余,亲自编了个戏曲……”
无瑕本是漫不经心听着的,听到这儿,眼睛却亮了。
兰夫人也停下了脚步,叹息,“原来世上不只痴心的女子,还有痴心的男人!”
无瑕讨好的看着镇远侯夫人,“夫人,那出戏您听过么?戏中的女子,名字叫什么?”
镇远侯夫人本是当做件奇闻逸事来讲的,见无瑕这般感兴趣,她便凝神想了片刻,有些迟疑的说道:“戏我倒是看过的,还很是掉了番眼泪,为那位县令的痴情唏嘘不已。那位县令好像姓季……至于那戏中的女子么……”
“他们打小是住在水边的,小时候常常划着船出去玩。那位姑娘,好像叫渔娘?”镇远侯夫人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第85章 佳话
“真的么?”无瑕神情激动。
别说无瑕了,连兰夫人都心绪起伏,目光中满是关切之意,“吴夫人您没记错,那县令寻找的女子,真的叫渔娘?”
镇远侯夫人见兰夫人和无瑕这样,心中不免有些打鼓,“我还真是记不大清楚。不瞒您说,我看戏那会儿,就顾着掉眼泪了……”
一个男人和他的未婚妻在战乱年代失散了,如今已是多少年过去,还在苦苦寻找。苦寻不见,一个做官的人不惜亲自编戏、排戏,想借戏曲向未婚妻传信,盼着她尚在人间,盼着她能看到这出戏,赶来相会……这样的痴情,镇远侯夫人觉得很是感动,就顾着感动了。
“要换了我,也是一样的。”兰夫人笑着说道:“我若看到这部戏,肯定也会哭湿一条两条帕子。这天底下痴情的女人多,可痴情的男人,却是少见的。”
“可不是么。”镇远侯夫人大为赞成,“那县令年纪尚轻,才华出众,向他提亲的人家很多呢。他能一一婉拒,不为所动,这份定力委实不同一般。”
无瑕认真的问着镇远侯夫人,“您方才好像说过那县令姓季?”镇远侯夫人笑了,“对,姓季,这个我倒是记得清楚,错不了。”
无瑕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姓季啊。”
镇远侯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姓季,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我家正有位渔娘,也在寻找未婚夫。”兰夫人便把小渔的事跟镇远侯夫人提了提,“……她在针线房一呆就是这些年,原来我想着,她既然痴心,由着她等到二十岁便是。谁知真到了二十岁,她依旧不肯嫁人,还傻傻的等着……”
镇远侯夫人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和戏里唱的一样呢!那戏里也是说,两人被乱兵冲散之时,约好了一定要再相见,要等到二十岁!”
“不过,小渔的未婚夫姓楚,不姓季。”无瑕有些遗憾的说道。
兰夫人怜惜小渔的遭遇,替她寻过人,可是小渔口中那位姓楚的少年,根本没有踪迹。
“戏里头唱的,那县令好似改过姓。”镇远侯夫人努力回忆着,“他父母家人都亡故了,差点被海盗掳走,是一位慈爱的老人家救了他。后来,他便认了那位老人家为义父,改了姓……”
“原来如此。”兰夫人感慨的点头。
战乱,颠沛流离,再加上改姓,怪不得一直找不到他呢。
虽然只是听镇远侯夫人讲述了一个县令苦寻未婚妻的故事,虽然有很多细节还对不上,兰夫人眼下倒有七八分相信了:季县令,就是小渔要等的人。
“如果此渔娘便是彼渔娘,那该有多好。”无瑕也有几分相信,却还不太敢确定。
镇远侯夫人灵机一动,忙道:“我听戏是听了个糊涂,不过,我有个陪嫁丫头,那可是个戏迷呢,她肯定连唱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