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想,虽在家庭燕居之间,不忘改造。他的为人,已见于行事,为众所共知,又何必再用文字作自我表白呢。我认为这也正是吴晗为人忠厚诚笃的一种表现。
罗尔纲 怀吴晗(3)
四
吴晗的明史研究,世有定评。他在这方面研究开拓之功,将来还要记录在中国史学史上。他研究明史的时间,起于1931年冬,到1937年夏止共五年,其中有两年半是学生时期,需要学习各种课程,他又是工读生,要给学校做工作。毕业后三年,他留校做教员,要预备功课教书。他于1936年生肺病,医病时不算,只住疗养院就住了半年。计算起来,他研究明史实在还不到三年,若非天资卓绝、精力过人,曷能臻此。吴晗是史学界的一代人才,他如不死,得专研明史,其成就断不在陈寿、范晔之下。吴晗之死,岂仅仅吴晗个人的不幸而已。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9月,我们从天津南归,在徐州分路,他取道越南去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我到长沙转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1939年春,社会研究所迁到昆明,设了个工作站在城外十多里的落索坡村,我在那里工作。不久,吴晗因昆明频遭轰炸,也搬家到落索坡来住。那时吴晗变成了另一个人,以前是生龙活虎,此时却消沉抑郁。他除了进城上课外,整天在村边桥头钓鱼,有时放下钓竿,在大路上低头踯躅。我看出他心头怀有极大的苦闷,对他生命一个大转变的时期就要来临。果然,没有多久,他就成为一个*战士向反动统治战斗了。
1940年秋,社会研究所迁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从此与吴晗一别11年,直到1951年夏他到南京来才得相见。我问他能不能摆脱行政工作,再做明史研究。他说:“不能。组织要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他绝不考虑自己的愿望,只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吴晗虽然是担负行政工作和民盟工作,但在史学上他也发挥了大作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标点工作是他领导的,他对我说这件工作,是毛主席亲自叫他做的。毕沅《续资治通鉴》也是他请专家标点的。年轻一代得以读到这两部中国通史的标点本,应毋忘吴晗的功劳。他又秉承毛主席的指示,领导重编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艰巨工作,现在大家见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吴晗奠下的基础。吴晗是北京史学会的领导,对北京史学的推进做过不少工作。吴晗在他年轻组织史学研究会时,就定有编辑“中国历史小丛书”的计划,并列有目录,只因那时人才少,没有实现。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才辈出,吴晗得实现他当年的计划了。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在普及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1964年5月,我从南京调回北京。他十分欢喜,同我说周总理和他谈清史,我回来得正好,叫我计划一下。我从他的话里,知他渴望专做撰著历史的时候将要到来了,替他欢喜。怎知一旦平地风波,竟尔凋落了!
(原载《吴晗传》,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袁溥之 万金难买生死情(1)
——记吴晗、袁震夫妇的爱情生活
吴晗同志的道德、文章,世人广为传颂,但他在个人生活方面的崇高品格却很少为人所知。他一生挥毫不辍,发表了大量文章,却很少提到个人生活。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吴晗、袁震夫妇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崇高爱情,为年青一代树立了优秀榜样,也使老一辈亲友缅怀钦敬不已。
我二妹袁震,十来岁就在故乡湖北老河口市参加了五四运动,是担任当地国货维持会会长父亲的好帮手。她和一大批青年学生,热情宣传爱国道理,大力抵制日货。1921年她考入武昌女子师范学校,即在董必武、陈潭秋、刘子通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接受了先进思想。我们姊妹带头剪掉长发引起的“头发的风波”,使校长气急败坏,大骂我们“惊世骇俗,有伤风化”。我们姊妹同另外五位女生被开除学籍。1922年,袁震为湖北女子参政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1925年,袁震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中文系,因交不起学费,只得到女子师范充当职员,学校当局又说她是个“危险人物”而解聘。1930年,她又考入国立清华大学,读到四年级时得了肺病,被迫停学。正在她身患重病又不名一文的时候,吴晗来到了她的身边。当时她已27岁,吴晗25岁。吴晗对这个缠绵病榻的姑娘一往情深,非常钦佩,坦率地向她表示了爱慕之意。袁震不愿意拖累这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没有接受吴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