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这得归功于西班牙人天生的开放心态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居住在乌埃瓦的英国人捧着从海峡那边的故乡带来的球状物体,在小广场排开阵势大脚开踢时,西班牙人眼都直了。这个奇怪的球体在每个人的脚下传递,划着奇妙难测的弧线,真是不可思议。他们一没排斥,二没抵制,卷起裤脚就加入了战阵。
不久各地建起了俱乐部,相互之间开始以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或者消弭纠纷等名义捉对儿踢比赛。先是在本地区踢,慢慢就发展到跨区比赛。范围广了就需要管理,于是皇家足协也建立起来。1913年,西班牙足协找到了组织,加入了国际足联。在西班牙足球众望所归、一帆风顺的发展过程中,巴萨和皇马逐渐脱颖而出了。 。。
世界杯症候群(1)
1。 快乐的大个子
巴西是个快乐的大个子。左脚踏着太平洋,右脚踩着大西洋,家里很富裕,良田肥沃,雨林广袤,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本来,巴西可以向北边的大块头美国看齐,利用手里的资源多赚点钱,过上小康日子。无奈生不逢时,16、17世纪,巴西家里来了两个加勒比海盗——葡萄牙和西班牙,三下五除二,进门就打砸抢。他们抢走了红色的巴西木,搬空了金山银山。南欧海盗走了,英国地主又来。地主一声令下,划地为界,让种甘蔗种甘蔗,让种可可种可可,橡胶种出来不许加工,卖到海外做成轮胎,四个一组装在汽车上再卖回给你。傻大个巴西扛着锄头在家务农,欧洲、北美机床不停转,忙着做工。巴西买卖做了几十年,花得总比赚得多,一摸口袋,总差钱。
又过了几年,北半球打仗了。硝烟散尽后,英国地主走了,美国商人来了。美国人不抢,不占,直接找政府谈。他们开着直升机沿着亚马逊河拍照片,致力于弘扬摄影艺术。照片冲洗出来,美国人拿着照片来雨林露营,随身还带着奇怪的大机器。闹闹哄哄地在雨林活动一段时间后他们也走了,走的时候带走了钍、铀、铬、镍、黄金和金刚石。
久而久之,大个子巴西发现自己瘦了不少,皮下清晰可见的血管淌着淋漓的鲜血。但是他依然很快乐,因为他虔诚地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上帝为了安慰他,给了他过人的足球天赋。足球就像麻药,可以让身上的伤痕不再疼痛,可以让他忘却疾苦,感受快乐,而在享受足球的过程中,最让巴西飘飘欲仙的幸福,就是举起那一尊金子打造的世界杯。
2。 我爱世界杯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的地盘儿上举行,邻居巴西带着请柬兴高采烈地前来赴会,但只踢了三场比赛就被淘汰出局。东道主乌拉圭在家门口技压群雄夺了冠,张灯结彩,欢庆胜利,巴西则跨过潘帕斯草原上那条看不见的国境线,打道回府。这是一趟短途旅行,但对巴西来说却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从此,他们对世界杯一见钟情,缘定三生。如果世界杯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巴西就是害了相思病的书生,着魔一般对窈窕淑女朝思暮想。在这之后跨越两个世纪的历次世界杯大赛上,巴西队从未缺席,出勤率百分之百,可谓全球唯一一家全勤奖得主。
1934年,巴西不远万里奔赴意大利参加盛会,但对手只给了他一场比赛机会。90分钟的时间当然不能让兴致勃勃的巴西尽兴。在1938年,他终于打出了好成绩,拿到了季军。
巴西不仅渴望摸到雷米特金杯,还向往开门做东,宴请宾客,当一回party承办商。等了12年,机会终于来了。1950年,地球村扫净了硝烟,擦去了血污,村民们都觉得需要狂欢一场来忘却战火中的伤痛。当时的欧洲已经被飞机大炮炸得满目疮痍,自然不是个好去处,巴西作为唯一的候选国,光荣地接过了主办世界杯的任务。
3。 白加黑
世界杯的到来让巴西人异常兴奋。他们不仅坚信自己能当好东道主,还把世界杯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巴西并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在白日做梦,他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足球上的天分,也正是足球让他找到了自我。
一个人如果没点个性,就会在茫茫人海中如浪花般湮没,难以在社会立足。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就如一盘散沙,不知道拿什么优势去参与国际竞争。
世界杯症候群(2)
巴西是个年轻的国家,他也曾经为自己是谁而迷茫彷徨。
在这块辽阔的南美大陆上,主要住着三种人。一种是欧洲白人,他们沿着葡萄牙航海家开辟的道路,来到异地帮助自己的祖国抢占地盘儿,开辟新家园。另一种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