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印度的圣河——恒河(第2/2 页)
只为在圣河中沐浴朝圣。这些人对科学嗤之以鼻,心中唯有神圣的湿婆神。而在离开时,他们往往会留下大量的祭品,进一步加剧了恒河的污染程度。
再如,印度教认为,恒河是圣河,人死后,要把骨灰撒到河里,才能实现灵魂超度。因此,在恒河沿岸,焚尸场随处可见。
再如,拜火教和锡克教认为,火是神圣的,而尸体是污秽之物。因此,人死后,不能让尸体接触到火,应该连人带花圈一起扔河里。
所以,在恒河抛尸,就演变成了一种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殡葬习俗。以前人口少的时候,这么搞没啥问题,因为微生物和食腐动物会解决一切。但现在的印度,可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每天死的人也多。而一旦抛尸量赶不上尸体自然分解的速度,就难免会造成水污染甚至是河道堵截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印度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了恒河存在的问题。印度政府对恒河的治理,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1986年,为了扭转严峻的污染形势,时任总理拉吉夫·甘地发起了“恒河行动计划”。试图通过控制污水排放,从源头节制污染。
为此,印度政府耗时15年,耗资90亿卢比,约合2亿美元,在恒河沿岸建起了二十多座污水处理厂。然而,成绩却并不理想,恒河水质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莫迪上台后,更是提出了“致敬恒河”计划,制定了76套治理方案,并承诺在其5年任期内将拿出2000亿卢比,用于河水治理。可结果呢?不能说于事无补,但也算是徒劳无功。印度一直以来的努力全都白费了,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污染的速度,河水甚至比治理之前还要脏了。
恒河,这条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如今却变得浑浊不堪,污浊的河水诉说着无尽的哀怨。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也有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更有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这些污染物不断涌入恒河,使得水质急剧下降,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
目前看,印度政府启动的一些环保项目大多数都是表面文章,实际效果甚微。一些官员甚至将恒河视为“摇钱树”,通过开发旅游和水利资源来榨取它的剩余价值。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恒河的崩溃,让这位曾经的“母亲”更加痛苦不堪。
尽管恒河的水质因工业污染和居民日常生活排放严重受损,但对许多印度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并对水中的污染物质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
更重要的是,对于信仰深厚的印度教徒而言,恒河的圣洁是任何现实问题都无法掩盖的。尽管外界的看法不一,但恒河对于印度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一个宗教的圣地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恒河承载了太多的信仰和历史,恒河将继续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恒河的每一滴水,对于信徒来说,都是洗净灵魂的圣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