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静,在外面看来和往日没什么不同,但其实所有曹军都手拿刀枪,身披甲胄,隐藏在城墙后、城门边,整装待命。
荀攸从垛口向下张望,吕布营中也静悄悄的。模糊的月光洒落大小帐篷,荀攸在心中诅咒那些帐篷都变成坟包。
忽然,一杆白旗被高高挑起,在漆黑夜色中分外醒目。
===2。12补更===
荀攸朝后打了个手势,身后人会意,把敌人来了的消息一个一个传了下去。
荀攸继续向外查看,他其实是有点担心的,吕布那家伙的武力值实在不能以常理来测算,虽然他们做好了准备,可还是怕到时拦不住吕布,弄巧成拙。
但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一味死守城池也不是制胜之法。
不过……
荀攸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从城下人的动向来看,来的好像只有几千人……
难道是张辽一个人来了?
没道理啊,如果是诈降,吕布一定会率大军跟在身后,好等开城门的时候一拥而入。张辽一个人来算是怎么回事?
荀攸快步下城,曹仁已领兵聚集在西门门口,见他下来,一点头道:“先生等守城,我去会会这个张文远。”
虽然有点奇怪,荀攸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便道:“将军不可恋战,得手即回。”
“放心。”
从城门的缝隙望出去,渐渐看到了敌军的身影,借着火把模糊的光亮,看见张辽出现在队伍最前,依然是白马长枪,形貌威风。
隔着护城河,听到他低声叫门道:“曹军开城!”
曹仁猛地一挥手,鼓声大作,城上蹲在垛口后的弓箭手齐刷刷站起。霎时,乱箭齐发。
张辽军猝不及防,当头的几人率先中箭倒地,接着士兵们连忙挥舞兵器格挡箭矢。
秉持着节约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只射了一轮,曹仁就挥手制止了弓箭手,喝令:“开城门!弟兄们跟我杀!”
吱呀一声,城门大开,杀声震天,曹仁领八千精锐从门口冲出,
张辽喝道:“曹将军,这是何意?”
“无他,取汝首级尔!”
荀攸囧,曹仁将军你真有心情,这种时刻还能拽文。
曹仁马儿旋风般冲到,对着张辽抡戟便刺,张辽挺枪迎上,“当”的一声脆响,第一回合,两人不分胜负。
曹仁兜转马头,大喝一声:“再来!”
于是乎,枪来戟往,你剁我砍,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以上纯属脑补。
……咳,事实情况是,荀攸在城里,离得又远,天色又黑,根本看不见曹仁和张辽到底是怎么打的。他的任务只是看好家门,及时接应,不要让张辽钻了空子。
不过,话说,为什么吕布还没来?
张辽带来的人马看来不多,最多有三千人。大约是带人太多就不像投降的样子了。而他遇上了曹仁早有准备的大军,很快沦为下风。问题是,曹军迎战的规模可是按照吕布亲自领兵来准备的,吕布迟迟不露头,是在打着什么主意?
荀攸甚至开始怀疑张辽是真的要投降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快步跑来,低声叫道:“先生,吕布攻打东门了!”
噢漏,原来是个声西击东之计!
荀彧立刻派人赶去支援东门。
虽然有些意外,但倒也并不担心,濮阳东门有荀彧镇守,料来还能挡得住吕布的进攻。
很快就听到城东门传来震天喊杀声,战争激烈起来了。
一刻钟,两刻钟,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时间迅速地过去,战争残酷地展开。
荀攸指挥弓箭手适时放箭,并不断将伤员们接引回城内。一时又再度登上城墙,对曹仁高声提醒道:“曹将军,不可恋战!”
这时他看见了张辽。
战马四蹄如飞,正在曹军中往来穿梭,每出入一次便带起一溜血光,势不可挡。他带领的士兵越来越少,但他的动作并无迟缓,多次身陷重围,却每次都能突围而出。
箭矢对他无效,兵器也不能伤他一根寒毛,有很多次锋刃已到他身畔,却被他以毫厘之差避过。
果然是勇将。难怪曹操会喜欢。
荀攸这么想着,就走神了,而他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战场上是绝对不能走神的。
他没想到武将的眼力强于旁人,纵使黑夜之间,火光微弱,纵使人影重重叠叠,但若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