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放松心情的某雨,在家里处处弥漫着浓浓年味儿的影响下,也很是期待和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随着炮竹声的整耳欲聋的轰炸,某雨知道,大年三十,除夕夜来临了。也知道,王家的团圆宴开始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中国这么大,关于过年,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当地所独有的特色。
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在合肥的王家,大年三十的除夕正宴开始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此时,就正在举行。
这就是祭拜祖先的祭祖仪式。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祭祖仪式,是相当重视的,也很是讲究的。
而作为合肥的第一家——王家的祭祖仪式,讲究,就不必说了。规格,也就很是自然的,要高出正常人家的水平一大截儿。
我们就说,这祭祖仪式最先开始的时候,要摆出来的那些,准备献给祖先的祭品,就很是有要求。
安徽这里的祭祖仪式开始之前,要先上菜,菜要不下于10碟的标准,还必须的有鸡有鱼。当然,王家的标准,肯定要远远高于这个定制。
而祭祖正式开始以后,那就更不得了了。那可是有专门的流程,也是有专门的司仪来主持的。
这些姑且不提了,就说说这举行仪式的时候,那些上香,上烛的仪式,那就很是有讲究和说法的。比如:上香烛的人物身份和排名先后,以及鞠躬的顺序,这些程序,可都是事先就拟定好了的。
当然,祭祖仪式也是不容出错的,所以,在场的众人,莫不提高注意力,个个表情严肃的,很是认真的,举行完这个仪式。
而此时的某雨就正被王爸抱着,参加王氏家族的新年祭祖仪式。
这按理说,祭祀活动,大多数的时候,是只允许家族的男性成员,才能进的地方。家族里的女性成员,是被禁止入内的。
所以,某雨作为家族中的直系女性成员,这是她第一次,也是仅有的唯一的一次机会,能够进入到祠堂里,来祭拜祖先。以后,她也只能和家里的女性长辈们,祖祖、奶奶们一起,在祠堂的大厅外面跪拜祖先了。
某雨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其实也是每个女性成员,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只不过,她们在和某雨一样大小的时候,那会儿,她们还都是一无所知的婴儿,所以,才没有这段记忆的。
这么一说,其实也就是,某雨这么个怪胎,有了这个先例。因为有其特殊的能力,才能幸运的记住这个特殊的情景。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王爸能抱着某雨进来,终其原因,就是为了给某雨和小哥上族谱。
族谱这个东西,也就是相当于,21世纪里的身份证一样的证明。要知道,在一个大家族里,能被正式地写入族谱的人,才会受到族人的接纳。否则,那人,在家族里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可是连黑户都不如的地位。
这样的做法,就是在后世的时候,那些有些年份的世家大族,或者是某些后来才兴旺起来的新家族,都会记录自家姓氏的族谱。这样的演变,也使得家谱,被赋予了,象征其家族姓氏的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虽然,某雨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大名,可是,随着到了祭祀活动的最后阶段,这个时候的某雨,不知怎的,没来由的紧张起来。
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紧盯着。就看见担任族长的亲爷爷,在族谱上,亲自动手的添上了两个小豆丁的正式名字。然后,告拜祖先,王家新添了两口人。
如此的过程走下来,就是为了向家里家外的关系,宣明,某雨和小哥,此时此刻,才终于正式的成为王氏家族的成员。以后,也才是被家族承认的王家子孙。所以,由此可见,这个仪式,对家族里的新生儿,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何其的重要。
此时的某雨才惊觉,从大清早开始,就一直抱着自己的王爸,原来也是紧张的。之前的王爸,可是一直保持着僵硬的绷着身体的状态。此时,她才感觉到王爸的身子,放软了下来。
面对着此情此景,某雨突然发现,自己也不觉得紧张了,和王爸一样,也有了轻松的感觉。
于是,我们就发现这对儿,一大一小的父女俩儿,默契十足的,同时吐出了先前憋住的气。
被记入族谱,这么一个重要的步骤完毕,也就昭示着,自此以后,某雨就再也不用,羡慕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