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大哥和浩清哥,大哥也笑道:“嗯,菜园可以不急,芽儿你不是说以后建房子要往后挪吗,今天上午我们就先把麦水灌上吧。”说完看着小哥他们三人道:“收柿子又不难,以前你们下学回来也看过。如今也不用再开兑票了,都直接给现钱,你们只要记得每次收了柿子后记好账就行。”
这话几个哥哥听了都自是不会反对,抄上家伙直接下田了。才目送哥哥们离开,看到老爹带着晓晨哥也提了锄头就要出门,我忙问道:“爹爹。你们也去灌水?”
老爹笑看我一眼道:“嘿嘿,那些田他们五个人足够了。昨天我就跟帮忙建作坊的打好招呼了,今天去给你堂伯他们两家挖地基。你爷爷说正月里没有能挖地基的日子,所以赶今天先把他两家的挖出来,然后还得把柿饼作坊那边的地基也挖出来。人我昨天都约好了,五十几人呢,都能挖好的。”
原来是这样喔,虽说我是不太信那什么看日子的说法,但这切是大家都信了,也没说什么的就解了柯楠跟着出门去看看。
堂伯他们两家的地基是爷爷帮忙选的,就在大伯家外边一个山梁上,这山梁是除了大伯家那山梁最大的一个了,堂伯他们自是都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且还很是高兴。
等我们走到时,五十多号人已经等在那了,就等着老爹给交待要如何挖。
这山梁路上方的地势都比较平坦,爷爷帮分配的也很是公道,两个堂伯家一家占一半,房子都靠着山梁中间修,靠后山同样修正房,正房计划是3间屋的。然后靠山梁中间一边修厨房,却也是三间屋的,靠箐一边修牲口圈,暂时不修下面房,但却留出下面房的位置。
在牲口圈后说是让他们各自挖上一亩多大的菜园子,还能种上些果树。就算是这样修了三栋的房子,还是有个近两百坪的大院子,想来将来堂哥们分家后,也是有足够的地方建房子了。
今天来帮忙挖地基的,除了十几个外村的,其他都是村里的了。听完老爹细细一说和比划,大家眼中都露出了羡慕来。
初始我还有些奇怪,因为家里并没对外人说过是要帮补堂伯们建房子,但后来听他们说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在这年代盖房子最贵的就是地基钱了,而他们现在也都知道这山是大伯家买下的,而且并不收堂伯他们两家地基钱,所以会这么羡慕也就不奇怪了。
原来建房子不光要交一次建房税,还得交更多的地基费啊。那想来买下土地,虽然开田开地要交一定的税费,税收却比没买下土地时便宜近一半,也划算了。
如是全建房子那更划算。嘿嘿,但这不实际的想法也只能在对这鬼封建社会的规定不满时幻想着打趣玩了。
只是这些细节也不知道爷爷是什么时候跟老爹说的,想来大伯也应该是清楚了。对于爷爷这样大方的安排,我是是没有意见的。
这段时间堂伯两家如何的起早贪黑忙活,有多辛苦,家里人都看在眼里,除了两个天天抓钱的孩子长出了点肉,六个原本就瘦弱人,因为现在天天上山摘柿又砍木材,竟比原来更累瘦得让人不忍看了。想来奶奶把早饭提早了,也有他们一定的原因吧。
六人中午回来时还不知道已经帮他们挖着地基了,后来可能是听了一同摘柿子的人说起了,两家人晚上回来时,他们两家的地基都挖好了,两家人跟着家里的大人又是谢了一番,只差没抱头大哭了,倒是搞得大家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
时间越是觉得不够用就越是过得更快,每天进出除了柯楠一个小尾巴外,又多出了小表弟这条小尾巴,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七的下午。
大哥他们照计划自是去了永北厅打听学馆顺便收柿,已经来回跑了两趟,让大家满意的学馆没打听到,柿子倒是在今天中午时又拉回来了四千来斤,两次就收到了8千多斤的柿子。
柿饼作坊地基从二十三下午也开始挖了,到中午大哥他们回来时还没能挖完,听老爹说起,至少腊月二十九还得挖上半,而且他也已经跟帮忙的人都商量好了。
现在正给我们家开荒的人,却是在今天下午干完就要停下了,明年才会再接着干。今年柿子也只收到今天,要等明年初二才开始收。
下午时,去东川府收柿子的外公他们,也都又拉回了六骡车的1万多斤柿子,李外公家在十几天前,就自家买了一辆骡车,没再借用我们家的骡子和车了。
外公他们称完了柿子,也不让留饭,只把六辆车都停到了大伯家院里,接了两个舅母就要赶着回去了,只跟我们约好明天在集市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