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嗯,可是你自己问的,听好了。上霜,简单的说就是要把柿饼的表皮通过一种特殊方法,制上一层白色的糖霜。而这层白色的“霜”,就是柿果内糖份的析出物。。。额就是那个渗透出来的糖。这霜一含就会化喔,这些物质中大部分都是葡萄糖。。。额,就是,反正就是种很好的糠。”
虽然和燕儿讲得有些吃力,但在我回答了她各种问题后,她表示懂了,然后好奇的让我接着讲解各种做法。既然她有耐心,我终是把做法和技巧细细给她讲解了个透彻,任何人听完,应该也都能学会了。
上霜其它也很简单,把加工压扁的半成品装在木箱或是坛子一类的器具内,器具四周与上下铺干净的白纸或是稻草都行。这样放置三天后,把柿饼取出来摊放在凉爽的地方晾,这时得注意不能让阳光曝晒。一般上午摊晾,午后把它收回器具内。经这样反复几次处理,能使柿饼糖分外溢,柿饼表面出现白霜就行了。
柿饼上霜的好坏,取决于柿饼的含水量。最后一次整形时的柿饼以外硬内软为好,水分过多容易外渗,使表面发粘,不能出霜。水分过少,也难以出霜。品质好的柿饼肉色黄红,并呈透明胶粘状,饼形扁圆,完整,起铜锣边,表层有白色霜。味甘甜,不涩口,干度大概在95%左右。。。额,就是比较干,却不能太硬。这时候,还要检查柿饼是不是有霉变或是虫蛀。
说道最后时,看她听得津津有味的,再次慎重的对她补充说道:“最后检查发现有问题的一定要挑出来喔,不然不容易储存的。”
“嗯,我记住了小姐,等晚上我们上霜时,有什么不记得,小姐你再教我一次。”燕儿开认真的点点头脆声回答了,但随后又问道:“小姐,那柿饼什么时候能卖啊,卖多少钱一斤呢?我们到时。。。。。。
ps:
亲们,抱歉今天晚了些。明天中午2点后,娃娃要从强推榜搬家了喔,搬到vip专区的最新上架榜上,不方便收藏的亲可以去哪里找娃娃喔。嘻嘻。。。
第 083 章 忙碌与担心
这几天,不光庄稼地里除草的大人们忙碌着,在家里的我们和奶奶同样的忙碌。
早上的时候,奶奶帮忙一起对第一批柿饼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捏饼成形,因为这次更费时,快中午时太阳渐渐*起来了都还没能捏完,只能把它们提前搬进了下边房的仓库中,等捏完后竟然已经四点过了。
第一批晒的柿果是627斤,但到了现在,因为大量水分的蒸发,应该只有400来斤的样子了,等到真正的上霜完毕可以出售时,估计应该不会超过350斤。
家里什么都不多,但是空坛子和空竹框是不少的,只不过坛子对于给柿饼上霜显得略小了些,这样会略增加些工作量,但比起框子,坛子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比框子能省至少一两天时间,而山上的柿子可不等人了,再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就要开始慢慢掉落。
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并没有打算去买新坛子,因为这柿饼的利润越高,家里的大人们就越不会反对我之后大刀阔斧的折腾,而且挣到的钱越多,那也就更能放开手脚去做一些事了。
在家里寻觅了一圈后,放弃了当初装菌的竹框而选择了只能装二十来斤柿饼的小坛子。奶奶已经开始做晚饭,带着燕儿两人一起洗晒好了要用的稻草后,又把二十几只坛子搬出来洗晒好后,已经是两个小时后的事了。除草的队伍回来时,只见到我和燕儿在坎子上像两条累极的老狗一样各爬在一条长凳子上喘气。
已经11岁多的小草边跟我们聊天边笑嘻嘻的帮燕儿揉肩按背;哥哥们也是心疼的帮我这揉那揉;大人们夸完我们后聊着家常;王老爷子跟着爷爷边抽着旱烟,边商量着什么时候再一起上次山;王奶奶在厨房给奶奶帮忙,虽然她今年已经50岁了,看上去显得像是六十多岁一样,可她那爽朗的笑声,我们在坎子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次请了他们四个人帮忙,家里大人商量过后,把他们的工钱定成40文一天。再包两顿饭。这条件订得可是非常好了,如果在外边做工,一天40文是最高的工钱了,不但不管饭。而且干的还是力气活。大人们是考虑到四人的情况,特别是王老爷子,所以讨论过后定了这样的工钱。
在第一天时,四人却都拒绝了这样的工钱,说是太高了,如果非要给这么多,那他们也没脸来挣这工钱。
这样的拒绝虽然意外,可是也并不意外。王奶奶一家跟王老爷子虽然都是实诚人,可也都不笨,有些事他们心里也是门清的。也正是因为纯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