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④(第2/3 页)
,这成何体统?”
……
三日后,傍晚。
此日正好是尼堪的新妃阿海的生日,尼堪便决定晚饭在船上吃,此时正是吃藕的季节,西瓜也属于最后一拨,加上新出的稻米,长江里的鳜鱼,菱角、句容板栗,桂花糕,正当季的肥鸭,宫里的御厨弄了一大桌,就在一艘画舫上开吃起来。
皇帝出巡,就算尼堪自己不在意,但王文慧却如临大敌。
时常说到“畅游秦淮河”,多半指的是外城以莫愁湖为中心的长约十里的地带,但实际上,此河也从内城穿过,离皇城最近的内城地点就是皇宫西南处的贡院,那里有一个码头,在大明初期,凡是高中的士子,就可以从此地上船,从内城一直游到外城,这也算是士子的一个高光时刻。
迁都以后,自然没了士子畅游秦淮河的事情了,不过达官贵人携带者小妾、名妓从这里上船游玩也是有的,不过对于他们来说除非极少数能够买通内城守卫的贵人,否则,从这里上船只能是单程,到了外城就不能在当天回去了,因为内城晚上到了七点左右就关闭了。
故此,稍微有些钱财和权力的人物多半会在内城、外城都拥有宅子。
大夏国占据南京后,为方便百姓出行,外城依旧按照七点关门的旧例,但内城则放宽到九点,王文慧为尼堪准备了三艘画舫,自然是他提前来到南京后特意安排南京船坊制作的,还是二层的格局,第一层还是老式的窗棂,用白色的湖绸作为窗纱,不用的时候可以放下来。
二楼作为主要观赏河景的地方,自然在窗棂上蒙上了大夏国出产的玻璃,在秋末,天气有些寒冷的情况下,隔着玻璃也能将窗外的景色瞧得清清楚楚,况且玻璃还能向外推一点,想要呼吸河面上的新鲜空气也是可以的,用向外推的玻璃窗,自然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大夏国在国内施行了严格的火器管理,此时的玻璃虽然不能阻隔铅弹,但也能将其击破,然后飞溅的碎玻璃也能将人杀伤。
但弓箭的威力就不行了,秦淮河平均宽度一百五十米,如果画舫在河心行驶的话,想在岸上用弓箭射击窗户玻璃,命中时也是强弩之末。
三艘一模一样的画舫,都是以前我等介绍过的马士英曾经坐过并与阮大铖在上面密议的“汉宫秋”制式,都是时下南京城最大的画舫,再大就越制了。
画舫打着江苏布政使孙临的名头,灯笼上写着大大的“临”字,当然了,由于是皇帝的妃子过生日,孙临也没有资格参与其会。
画舫上的人,包括船娘、护卫都是灰衣卫、内官,厨师来自宫里,为了以防出现不幸落水的事情,当得知皇帝来到南京后,海军大臣孙佳绩还秘密派了一支人数大约三百人的海军陆战队常驻石城门,眼下这三艘船上就都有海军陆战队队员。
三艘画舫的二楼都是一桌,挂着灯笼,从外面看时,都大约是几人在吃喝玩赏,根本分不出那一艘是正主,当然了,只有一艘坐着尼堪、卡塔丽娜、阿海、王文慧他们。
按照常理,作为主人的尼堪他们肯定坐在中间那艘画舫上,但王文慧经过思考后,觉得还是不能按照常理行事,他让尼堪做到了第三艘画舫上,前面两艘都是灰衣卫和内官。
在这艘画舫上,尼堪、阿海、卡塔丽娜三人坐在一起吃喝游玩,王文慧站在后面伺候着,而在一楼,正在划船的是女灰衣卫扮成的船娘,而海军陆战队则在一旁警戒着。
船只很快开动了,这些灰衣卫来到南京后,都在太湖上受过培训,对付起秦淮河这种风平浪静的河面来说再是轻松不过。
每一艘船上都有一个戏班子,尼堪船上的戏班子则是从北京带来的,本就是养在宫里的,此时想要过个生日什么的,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娱乐活动,让戏班子唱戏也算是最多的活动了。
大夏国辖下的南京城,虽然在乡下进行了天翻地覆的活动,但在城里,实际上还是与以前差不多,从贡院开始,要抵达莫愁湖一带,长达二十里,两岸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能够占据这么好的地方,肯定都是像青楼、大酒楼、戏楼、茶楼(说书)、大旅馆这样的地方占据了。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尼堪的强烈要求下,王文慧并没有阻止其它画舫出动,当然了,能够在内城行驶的画舫本就不多,当三艘画舫开动起来时,其前后只有零零星星几艘几乎同样的画舫在动着。
与寻常用尾橹、撑杆开动画舫不同的是,这三艘画舫除了撑杆,还准备了船桨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样的情形下,画舫的速度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